读知识>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青阳县志

青阳县志

①六卷。明蔡立身纂修。蔡立身,字师曾,浙江平阳人,举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来任青阳县知县。青阳为池州属邑,明洪武初,主簿陈子通作志未成,弘治间邑令杨文重修之,始克成编,然亦未锓版,正德间,曹纶更加纂辑而刊行,此邑方始有志。其后万历初,邑令苏万民复为修辑。蔡立身创议重修,取旧志芟繁补缺,于万历二十二年完成。此志凡六卷。卷一为原邑篇;卷二为原宇篇;卷三为原财篇;卷四为原材篇;卷五为原治篇;卷六为原艺篇。又于各篇之下,别分子目。此志皆以“原”名篇。纂者就其内容,力求简洁,往往骈列名目,有似类书。于民兵、军屯属于《原财篇》,以气候、时序列于《原治篇》,皆牵强不伦,无当于志体,其体例亦多庞杂。有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刻本。②十二卷,图一卷。清华椿等修,周赟纂。华椿,青阳知县。周赟,青阳县儒学训导。青阳志清代有顺治十四年(1657)《杨梦鲤志》、乾隆四十七年(1782)《段中律志》,至同治九年(1870),以重修通志,辑各县志稿,虽经续编六本,未及合修,不无缺略。清光绪中叶,知县华椿倡其始,廖光珩集其成,周赟纂其文,不数月而全志告成,于光绪十七年(1891)刊行。图一卷;卷一为封域志、营建志;卷二为赋役志、学校志、风土志、职官志;卷三为选举志;卷四至六为人物志;卷七至九为列女志;卷十至十二为艺文志。此志除《人物志》及《列女志》外,其他皆极简略,且全书不标出处,无纤微考证。有清光绪十七年(1891)活字本。

猜你喜欢

  • 东里全集

    九十七卷。《别集》四卷。明杨士奇(1365-1444)撰。杨士奇,名寓,江西泰和人。曾在湖广各地做塾师多年。建文初被荐入翰林,充编纂官,修《太祖实录》。成祖即位,入内阁典机务,历官至左谕德;成祖北巡,

  • 丽则遗音

    四卷。元杨维桢(1296-1370)撰。维桢生平事迹见《东维子集》条。维桢《东维子集》不载其所作古赋,《铁罗古乐府》中古赋只有《土圭》、《莲花漏》、《记里古车》三作。此集为古赋专集。收赋三十二首,皆其

  • 通文馆志

    十一卷。朝鲜金指南撰,李湛等续辑。金指南,官至知中枢府事。金指南受崔相国嘱托,博采典录、传记,结合亲身见闻,将司译院有关典故,诸如朝聘传导之仪、周旋吐纳之节、享币赠酬之数、奏咨移揭之式,重加整理,编成

  • 新世说

    八卷。晚清易宗夔撰。易宗夔字蔚儒,湖南湘潭人,生卒年不详,清末至民国初在世。所著《新世说》仿刘义庆《世说新语》体,记事上起清初,下至近代。分类标目,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假谲”、

  • 无上妙道文始真经

    见《关尹子》。

  • 仪礼经注疑直辑本

    五卷。清程瑶田(详见《通艺录》)撰。《通艺录》的原目未成书项下有《仪礼经注疑直》之名。此本为安徽丛书本,是程氏的手稿,现仅存有八册,其中还有脱页,旧藏江夏徐恕处,吴承仕对其进行整齐缀辑,录成五卷。民国

  • 潜学稿

    十二卷。明邓元锡(1527-1592)撰。邓元锡,字汝极,号潜谷,江西南城人。著有《三礼绎》。此其所作杂文及语录。其语录主有感而言,在当时尚为笃实。文章则颇为朴拙未足擅长。本书四库已存目。

  • 读诗私记

    二卷。明李先芳撰。先芳字伯承,号北山,监利(今属湖北省)人。寄籍濮州(今属山东省),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八年(1547)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著有《读诗私记》、《江右诗稿》、《李氏山房诗选》等。是书成

  • 孝经定本

    一卷。元吴澄撰。吴澄事迹详见《易纂言》条。该书以《今文孝经》为本,仍从朱熹《孝经刊误》的体例,分列经传。其经则合今文六章为一章,其传则依今文为十二章,而改易其次序。后附录朱熹所删语句一百七十二字与古文

  • 游永州近治山水记

    一卷。清乔莱撰。乔莱,字子静,号石林,宝应人。康熙间进士,官内阁中书,举鸿博,授编修,累迁侍读,遭蜚语罢归,治理废圃改名纵棹园,读易其中,著有《易俟》、《直庐》、《使粤》、《归田》诸集。永州治山水之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