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洲公案
二卷。清蓝鼎元(详见《平台纪略》)撰。记述其知普宁县时所审理案件始末,共计24篇。蓝鼎元号“鹿洲”,故名。有《鹿洲全集》本。
二卷。清蓝鼎元(详见《平台纪略》)撰。记述其知普宁县时所审理案件始末,共计24篇。蓝鼎元号“鹿洲”,故名。有《鹿洲全集》本。
见《将略要论》。
一卷。明朱谋垔撰。朱谋垔字隐之,号八桂、人屋。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封奉国将军。工书,擅榜书。除此书外又著《画史会要》。此书是续陶宗仪《书史会要》而作,采辑明代书家颇周详,由明太祖写起,先君后
无卷数。明刘绘(1505-1573)撰。刘绘,字子素,一字少质,光州(今河南潢川县)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重庆知府。刘绘工诗文,好击剑,能挽六石弓。著有《嵩阳集》。是集以赋、诗、书、疏,
一卷。明丰坊(详见《古易世学》条)撰。该书认为孔子授《易》给商瞿,将《文言》诸传中凡“何谓也”都当作商瞿问辞,“子曰”以下皆为商瞿所录夫子答辞。又把周公爻辞叫做“易系”。至于筮法,他认为彖专为卜,系专
共六卷(《古音骈字》一卷,《续编》五卷)。明杨慎(其生平著述见《奇字韵》)撰,清庄履丰、庄鼎铉(二人生平著述不详)续编。骈字指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由两个字记录的单纯词,用字没有一定,只要读音相同或相
十二卷,民国金章修,王绍沂等纂。金章,民国时任永泰县知县。邑志首修于明万历,再修于清乾隆。金章任县令后,于民国六年(1917)五月设局修志,中虽经变故,但一直坚持不懈,于民国九年(1920)一月完成此
①二十六卷,首一卷,清刘佑修,杨继经纂。刘佑,字云麓,直隶曲周(河北曲周)人,岁贡,顺治十三年任蕲水县知县,后升泰州知州。杨继经,字经易,一字传人,邑人。顺治五年(1648)举人,十二年进士,授大理寺
十卷。明艾南英(?-1647)撰。艾南英,字千子,号天庸子,江西东乡人,官至兵部主事,改御史。七岁作《竹林七贤论》,学识渊博,莫不周悉。与同郡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收兴文化为己任,被世人称谓“章罗陈艾
六卷。明王钝(1336-1406)撰。王钝,字士鲁,太康(今河南太康县)人。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进士,授猗氏县尹。明洪武十年(1377)征授礼部主事,历官福建参政、浙江布政使。建文朝拜为户部尚书
一卷。清丁谦(1843-1919)撰。丁谦,近代地理学家,字益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末举人,曾任象山县教谕,撰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元初,常德奉使西觐。《西使记》即记常德游历经过,作者为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