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ōng

【源】 ①相传古掌冬官(周时以司空为冬官)者之后,以官为氏(60,62)。②三国时南夷有冬逢,见《蜀志》(60,62)。③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344)。【变】 一作〔��〕、��等(17)。【望】 燕郡(17,418)。【布】 安徽淮南(362)、河南卫辉(287)、浙江普陀(297)、湖南攸县(283)、河北隆化(344)、台湾(64,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冬寿,东晋末前燕慕容皝之左司马(7,11,15,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太原、大同、长治,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昌,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 注其源:①其注云: “古掌冬官者之后,以官为氏。”周官称司空为冬官,掌工程制作。其后代以官职为姓。②其据《三国志·蜀志》 注云: “夷姓,三国时南夷有冬逢。”③其据 《前燕录》注云: “慕容皝有司马冬寿。”则此氏当出自鲜卑族。

明代有冬青,清河县训导。

猜你喜欢

  • 读音:Gàn/Gann【源】 见《万姓统谱》(15)。淦之俗写,或系淦之省点而改,有别于淦氏,犹如庞厐、涂凃、淩凌等姓。【布】 台湾台中有此姓(68,261)。【人】 凎安,宋时曲江人,靖州人,知靖州

  • 申鮮

    读音:Shēnxiǎn【源】 春秋时齐大夫申鲜虞避齐庄公之难,奔楚为右尹,食采于申,其子孙以申鲜为氏(7,17,62)。【人】 申鲜洫,汉时中谒者(6,7,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

  • 读音:jiāo【源】 ①浇(夏时寒促之子)之臣椒,浇使求少康者,见《左传》。其后为氏(60,62)。②春秋时楚大夫伍参之子伍举,食邑于椒(故城在今安徽阜阳南椒陂),谓之椒举,其后以邑为氏(7,60,6

  • 哈巴

    读音:Hǎb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哈达(23,63,180,260)。【人】 清正黄旗满洲闲散阿宁阿之妻为哈巴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哈达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

  • 霍爾

    读音:Huò’ěr【综】 清满洲镶白旗中有霍尔氏(259)。

  • 读音:Xī【音】又音Juàn(84)。【源】①纪侯之后有酅氏,后去邑为巂,见《姓源》(17,60,62)。又,纪侯失国,以其弟奉酅入齐,后有纪氏、邢氏、氏、裂氏、鄣氏(19,21)。〔

  • 读音:Kē【源】 见《姓苑》(15,21,24)。羌人之姓,汉时羌酋柯比能之后,见《姓氏寻源》(60,62)。【望】 平昌(17,418)。【布】 江西丰城(357)、辽宁阜新等地均有此姓。【人】 轲

  • 唐古忒

    读音:Tánggǔtè清代蒙古族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云:清蒙古镶红旗人丰伸部(按: 部,《中国人名大辞典》作“布”)姓唐古忒氏,乾隆间攻台湾之林爽文有功,官至西安右翼副都统。(按

  • 读音:Ruì/Ruey,Rwei【音】 亦音对(Duì)(91)。【源】 春秋时宋公族锐姓之后,去金为兑氏,见《姓考》(17)。宋微子之后有兑氏,见《路史》(60,62)。亦见《姓苑》(6,7,9,1

  • 火寻

    读音:huǒ xún唐居支庶分王为九姓,六曰火寻。 (见《唐书·西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