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
刍氏,见《姓苑》。
本姓邹,去邑或为刍。(见《姓考》)
楚君负刍之后,负刍失国,后人以为氏,又或李刍积者,以职为氏。(见《姓氏考略》)
刍氏,见《姓苑》。
本姓邹,去邑或为刍。(见《姓考》)
楚君负刍之后,负刍失国,后人以为氏,又或李刍积者,以职为氏。(见《姓氏考略》)
读音:Xīn【源】 见《姓苑》(7,9)。《姓氏词典》引《姓解》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Xì《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 《汉语大字典》音tí,未注明其为姓。)
读音:Hǎpǔdū现行赫哲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赫哲族》有载,未详其源。当代有哈普都·隽明,篆刻家。
读音:Xuān【源】 或系元咺氏所改(62)。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姓氏词典》引《中国姓氏汇编》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Dǐ【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河北三河有此姓(285)。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úěrhún【源】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锡喇塔拉(23,63,260)。 【变】一作〔瑚尔浑〕(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锡喇塔拉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Duōnài【综】 清正黄旗满洲马甲伊林泰之妻为多鼐氏(260)。
读音:Nòu【源】 ①系自姜姓。齐太公田和之后,见《路史》(8,60,62)。②广信䅶氏,本陆氏,避事改为䅶氏(62,62)。 【变】 亦作褥氏(60,62)。罕见姓氏。《
读音:Hānglì【源】 元时色目人三十一氏中有夯力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哈哩〕(24)。元代“色目人”姓氏。乃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
读音:zhù【源】 ①见《姓苑》(7,9,15,21)。 ②明时云南永昌府促瓦长官司长官注甸八,姓注(253)。【布】 四川成都有此姓(91)。【人】 注宽,明时望江人,正德中任县训导(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