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伏羅
【源】 以部落为氏。高车12姓,第10为副伏罗氏(6,11,44,60)。
历史上高车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以部落为氏。高车十二姓,十曰副伏罗氏。”铁勒族北魏称为高车部。《魏书·高车传》载其十二姓: 一曰泣伏利氏,二曰叱卢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连氏,五曰窟贺氏,六曰达薄氏,七曰阿氏, 八曰莫允氏, 九曰俟分氏, 十曰副伏罗氏, 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
【源】 以部落为氏。高车12姓,第10为副伏罗氏(6,11,44,60)。
历史上高车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以部落为氏。高车十二姓,十曰副伏罗氏。”铁勒族北魏称为高车部。《魏书·高车传》载其十二姓: 一曰泣伏利氏,二曰叱卢氏,三曰乙旃氏,四曰大连氏,五曰窟贺氏,六曰达薄氏,七曰阿氏, 八曰莫允氏, 九曰俟分氏, 十曰副伏罗氏, 十一曰乞袁氏,十二曰右叔沛氏。
读音:Zāngsūn【源】 鲁公子彄食采于臧,其后谓之臧孙,因氏(6,12,17)。【变】 后改为臧氏(7)。【人】 臧孙辰、臧孙达、臧孙许、臧孙纥,均为春秋时鲁大夫(17)。历史上较罕见之复姓。《郑
读音:A-zhé【源】 彝族姓。属武拉家支(375)。
读音:Ākǎ现行珞巴族姓氏。本部落名,以为姓。未详其他。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Gōngshèng【综】 公胜生著书,见《汉书·艺文志》(9,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汉书·艺文志》有《公胜子》五篇。
读音:Luózēng【源】 见《姓氏寻源》(63)。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陆费” 氏引 《姓氏寻源》云: “本姓费,养於外家陆氏,后承陆姓。遂合为陆费氏、陆费墀是也,犹陈方氏
读音:Kā′ěrhāchuòtè【综】 清驻防察哈尔正蓝旗中有喀尔哈绰特氏(259,260)。
读音:Yùkùliè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洪艾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Qīngyǐn【综】 春秋时有楚大夫青尹弗忌,宋司城司马青尹渠(6,20,63)。《姓氏词典》 引 《元和姓纂》 收载,其注称:“春秋时宋有青尹·渠”。未详其他。(按: 疑与 “清尹”通
读音:tài shǐ【源】 ①春秋时齐太史子馀之后。以官为氏(7,12,21,60)。②春秋时蔡仲之后有太史氏,见《路史》(60,62)。【望】 齐郡(17,62,418)。【布】 北京、辽宁沈阳等地
读音:Mǐn/Miin【综】 春秋时燕国游士有泯子午者,见《晏子春秋》(63)。或出自湣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