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è

【源】 ①疏勒,汉时西域国(故城在今新疆疏勒),因以为氏(21,60)。②汉时渤海有勒氏(60)。③晋时匈奴屠各部有 勒氏(7,242)。④羌族姓。【望】 南郡(17,418)。【布】 山东沂水(332)、河北五莲(290)、河南洛宁(294)、浙江普陀(297)、江西新干(400)、台湾台北、高雄(68,261)、北京、山西太原、永和、万荣、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等地均有此姓。【人】 勒尊,汉时人,见《印薮》(21)。勒之道,清康熙壬子举人(23)。


现行罕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平邑、东平,山西之太原、大同,陕西之韩城,湖北之利川、老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族、苗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归 “入声” 部。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 注引 《万姓统谱》 云: “疏勒,西域国名,以为氏。”疏勒古国故址在今新疆疏勒县。②又据冀州剌史王纯 “碑阴” 注云: “汉渤海有勒氏。”

汉代有勒尊; 晋代有勒满; 唐代有勒思齐,历阳人,武后时游击将军; 明代有勒玺,成化进士; 清代有勒方锜; 又有勒之道,康熙壬子举人。

猜你喜欢

  • 读音:qiān鲁闵损子骞之后,其孙文以王父字为氏。(见《风俗通》)出自孔子弟子闵损,字子骞,其孙文以王父字为氏。(见《唐书·宰相世系表》)

  • 读音:yuān【源】 冤句,县名,故城在今山东荷泽西南,因以为氏(15,21,60)。【变】 一作〔寃〕(15,2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引《姓苑》收载,其注云: “冤句,县名,因以为氏。”

  • 奪石

    读音:Duóshí【综】 景颇族姓。属载佤支系,汉姓为石(166)。

  • 土别燕

    读音:Tǔbiéyàn《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元世祖时中书丞相完泽,姓比氏。”未道其详。

  • 附庸

    读音:fù yōng【源】 系自嬴姓。周封伯益之裔非子于秦为附庸,其后有附庸氏(4,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周封非子於秦,为附庸,后有附庸氏。”非子乃秦之始

  • 读音:zhù铸国尧后。《左传》:臧宜叔娶于铸氏。(见《风俗通》)

  • 读音:tí见《韵会》。

  • 读音:ǒu【源】 见《太平图话姓氏综》(444)。偶或为耦所改(62)。【望】 钱塘(17,418)。【布】 浙江上虞(279)、余姚(389)、萧山(209)、上海嘉定(351)、安徽淮南(362)

  • 读音:Shà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Cháng【源】 ①系自姜姓。战国时齐威王少子靖郭君田婴之子田文,为齐相,封于薛,号孟尝君,其后氏焉,见《风俗通》(1,7,11,15,60)。②秦臣尝頞之后,(60,62)。③非汉族姓。滇王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