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吞米

吞米

读音:Tūnmǐ

古代吐蕃族姓氏。松赞干布时有学者吞米·桑布札,受遣赴克什米尔向婆罗门李敬学习声韵学,回国后,依于阗文并予简化,造成三十个字母,并编出几种文法歌诀,用以拼写吐蕃语。“吞米”,本为地名,以地为姓。见《中国通史》。《中国人的姓名·藏族》亦收。

猜你喜欢

  • 读音:Píng【源】 ①春秋时有夔子国,故城在今湖北秭归东之夔子城,地名夔沱,为其故址,其后有凭氏(17,60,62)。②关西夫蒙氏之后改为凭氏(60,62)。③古读冯为凭,凭、冯或为一姓(60,62

  • 博爾奇濟斯

    读音:Bóěrqíjìsī【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乌鲁特(一作兀鲁特)(23,63,260)。【变】 一作〔博尔器济斯〕(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乌噜特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

  • 布龍

    读音:Bùlóng景颇族姓氏。出自 “石热尼” 氏。《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收载,未详其他。

  • 艾岁

    读音:ài suì宋微子之后有艾岁氏。(见《路史》)

  • 南圖禮

    读音:Nántúlǐ【综】 清正红旗满洲马甲保寿之继妻为南图礼氏(260)。

  • 读音:Lóu【音】 又音Lǚ(77,86)。【源】 夏禹之裔,东楼公分封于曹东之偻(故城在今山东定陶东),因氏(17)。【变】 亦作娄(6)、〔䣚〕、〔��〕

  • 读音:qú【源】 相传伏羲之后有朐氏,见《路史》。朐,故城在今浙江寿昌西北,以地为氏(60,62)。亦见《姓苑》(11,21)。【望】 齐郡(17,418)。【布】 山东桓台有此姓。【人】 朐邴,汉时

  • 揚額哩

    读音:Yáng'é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伯都纳(23,63,180,260)。【变】 ①亦作〔杨额哩〕(180)、〔杨额理〕(260)。②清正红旗满洲闲散沙哈亮之妻为杨阿里氏(260),〔杨阿

  • 束吕糺

    读音:Shùlǚjiū【综】 元人姓(57)。清《续通志·氏族略》作〔苏尔嘉〕(24)。【人】 重喜,束吕糺氏,从元世祖南征有功,拜昭勇大将军、婺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61)。《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

  • 困没长

    读音:kùn mò zhǎng骠国,其王姓困没长,名摩罗惹。(见《唐书·南诏传》)骠王姓困没长。(见《唐书·南蛮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