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爾努克
【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乌鲁特(23,63,260)。
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乌噜特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乌鲁特(23,63,260)。
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乌噜特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Jiū/Jiou,Jyou【综】 佤族姓。云南西盟佤族亚木氏,其后裔繁多,亚木四子后代分别改亚木氏为觉、界、究和简恩四姓(159)。亦作交,教等(160)。
读音:gōng hù徐氏弟子公户满意。(见《汉书·儒林高生堂传》)颜师古注:“姓公户,名满意也。”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考略》云: “即公扈氏。《汉书·儒林传》 有公户
读音:guì【音】 洼氏有Guī、Wā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洼(Wā)姓。【源】 见《风俗通》(1,11)。汉时南阳淯阳(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南60里之绿阳村)有洼姓,音圭。当以水名为氏(60)。【望】
读音:Jiǎolà珞巴族姓氏。出自苏龙部之石脚氏,今有脚腊·嘎克者。见 《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dǔ【源】 见《姓苑》(21,62)。《姓氏词典》 引 《姓谱》 收载。其注云: “系覩姓分族。”未详其他。参见“覩”条。
读音:shì zhēn晋康公支子士贞之后。(见《谷梁传》)
读音:gōng bó【源】 周时列国公子,以次第为氏,如公叔之类(60,62)。一说,春秋时鲁大夫公伯寮之后(17)。【望】 鲁郡(17,418)。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姓氏
读音:Biàn【源】 见《姓苑》(6,7,12,15,21)。【望】 汲郡(17,418),辽东(7)。【布】 浙江上虞(279)、安徽淮南(362)、江苏建湖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
读音:Mǐn/Miin【综】 春秋时燕国游士有泯子午者,见《晏子春秋》(63)。或出自湣氏。
读音:Gājílā【源】 清时居于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人姓(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