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夷鼓

夷鼓

读音:yí gǔ

【源】 相传为黄帝之子夷鼓之后,见《姓氏英贤传》(6,12,60)。【人】 夷鼓德宜,春秋时秦大夫(6,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姓氏英贤传》云: “黄帝之子夷鼓之后。”此以名为氏,当系出己姓。《史记·五帝纪》:“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索隐):“唯青阳与夷鼓同,己姓。”

国语》有夷鼓德宜,秦大夫。

猜你喜欢

  • 蔭奈

    读音:Yìnnài《姓氏词典》 引 《唐书》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唐有荫奈特勒。”未详其源。

  • 烏鐬

    读音:Wūyú【源】 乌馀,春秋时越王支庶采地,后因氏,见《姓考》(17,62,63)。馀亦作余(91)。

  • 阿貢

    读音:A-gòng【源】 彝族姓(375)。

  • 读音:cuò【源】 ①古有厝国,即汉之甘陵(故治在今山东临清旧清平县,或在今河北清河东南),子孙以国为氏(17,21)。清阳(故城在今河北清河东南)东南有故厝城,土人曰鹊城,有厝氏,见《路史》(60,

  • 读音:jiān燕赵之间有坚卢,范生之属。(见《史记·酷吏传》)▲<明>坚晟,秦州人,蓟州知州。

  • 读音:Qiè【源】 见《中华姓府》(63)和《新编千家姓》(73,91)。【布】 河南临汝怯庄(62)、台湾高雄、台中、桃园(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南之义马有分布。《新编

  • 读音:xì伏羲氏之后也。(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虙戏氏之后。(见《广韵》)▲<三国魏>戏志才,颍川人。

  • 读音:Fú【源】 见《广韶》(11,239)、《姓苑》(7,9,62)。【望】 江夏(17,418)。《中国姓氏大全》引 《广韵》收载。初见於 《姓苑》,未详其源。

  • 金額里

    读音:Jīn’élǐ【综】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元保之妻为金额里氏(260)。

  • 幹三

    读音:Gànsān【综】清蒙古镶白旗中有干三氏(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