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Nài

【源】 见《姓苑》(21,60,62)。【布】四川德昌(333)、浙江上虞(279)、贵州黎平(358)、台湾台南、高雄(68,261)、北京通县、河北香河(62)、大厂等地均有此姓。【人】奈永祯,明时安徽凤阳人,成化举人,任阳谷县教谕(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湖北之老河口、广西灌阳、广东之澄海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 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明代有奈亨,宣德间进士,官户部侍郎。

猜你喜欢

  • 读音:Gǔ/Guu【源】 见《氏族博考》(16)、《合璧事类》(17)。《元和姓纂》云:诂非古,今无传,恐即古姓也(17)。

  • 蘇都里

    读音:Sūdūlǐ清代满族姓氏。散处黑龙江苏佳村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或改为单姓“苏”。见《满族姓氏略》。嘉庆间镶蓝旗蒙古都统苏尔慎,即姓苏都里氏。《中国人名

  • 自死獨膊

    读音:Zìsǐdúbó【源】 代北姓(7,12,15,60)。历史上代北地区为罕见之四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道其详。

  • 子穆

    读音:zǐ mù【源】 春秋时陈僖子之子为穆安,因为子穆氏(4,7,24,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世本》 云: “陈僖子生子穆安,因为子穆氏。”陈僖子即陈乞

  • 读音:shāng伤省,宋国人。(见《奇姓通》)

  • 读音:Bǐng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春秋时晋国大夫邴豫的封地在邴,其后用祖先封地“邴”为姓,后有省文去掉邑字旁的,以“丙”为姓。二是以地名为姓,邴是春秋时祭祀泰山的一个城邑,居者以地为姓。

  • 读音:wèi【源】 见《广东通志》(21)及《新编千家姓(73,91)。【布】 台湾台北(68,261)、大陆(91)等地均有此姓。【人】 胃鼎,明时海阳人,成化七年乡举任学正(21)。现行较罕见姓氏

  • 定爹

    读音:Dìngdiē【综】 西藏察隅僜人姓(171)。

  • 毋霸

    读音:Wúbà/Wupa【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阿石哈爾

    读音:E-fúgānshíhā'ěr【综】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萨尔太之妻为阿石哈尔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