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巴雅拉

巴雅拉

读音:Bāyǎlā

【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二十派,出松花江、虎尔哈、木伦、卦尔察、法尔图、黑龙江、长白山、倭济、扎库塔、库穆努、宁古塔、伊兰费尔塔哈村、乌丹村、乌塞理、库穆图、绥分、库尔喀、巴硕和罗、王多罗树、瓦尔喀等地(23,63,180,260)。 ②新疆伊犂的锡伯族姓(201)。【变】 ①满洲八旗姓巴雅拉氏后改为富、白二氏(180)。 ②锡伯族巴雅拉氏后改为巴、白、拜三氏(201)。 ③清镶红旗满洲马甲吉图之妻为巴雅里氏(260)、满洲正黄旗中有巴雅尔氏(259),〔巴雅尔〕、〔巴雅里〕似均系巴雅拉之异译。【人】 巴雅拉哈鲁堪,清满洲正黄旗人,嘉庆中曾任盛京兵部侍郎(245)。


清代满族姓氏。散处松花江、呼尔哈、卦勒察、库穆努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按:《续通志》、《清通志》之 《氏族略》又有“巴雅喇”,疑乃“巴雅拉”之别译。清康熙时川陕总督博霁,姓此氏。)

猜你喜欢

  • 乐羊

    读音:yuè yáng乐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见《后汉书·列女传》)

  • 读音:zhì【源】 系自子姓。殷汤之后分封,以国为姓,有稚姓,见《史记·殷本纪赞》(9,11,12,15,17)。【望】 河南(17,418)。【布】 四川成都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

  • 兀撒惹

    读音:Wùsārě【源】 金时女真人姓,以部为姓。其先出于辽东乌若部,在鸭子、混同二水(今松花江与黑龙江)之间,后为金人所并,遂迁隆安(今吉林农安东北),见《元史·张孔孙传》(57,71)。《契丹国志

  • 读音:lí【综】 源出不详。江西新干有此姓(400)。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山东之鱼台,山西之忻州,湖北之武昌,广东之新会、吴川,广西之灌阳,云南之邱北,四

  • 涅額

    读音:Niè’é【源】 彝族姓(375)。

  • 读音:Hào/Haw,Hau【源】 ①系自己姓。太皥之裔(17,60,62)。太皥即太昊,亦即伏羲氏。②皥姓出于西方,见《姓谱》(60,62)。皥氏出武落钟离山黑穴中,见《蜀录》(7,9,17)。【变

  • 读音:Gàng【综】 源出不祥。辽宁(92)、新疆昌吉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 都瓦爾佳

    读音:Dūwǎěrjiā【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秦集堡(一作章集堡)(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章集堡地方(按:此据《清通志·氏族略》;刘庆华《满族姓氏录》作“奉集堡”,并称

  • 金勒杜蘇

    读音:Jīnlèdùsū珞巴族姓氏。为奴隶氏族之姓,出自阿帕塔尼部落之金勒氏 (族),乃氏氏连排而得——金勒,主人名,杜苏,本人始祖父。二者连排而为奴隶新姓。如有奴隶金勒杜苏·多莱,金勒杜

  • 吐突

    读音:tǔ tū【源】 以部族名为氏。北魏时女水上有吐突邻部,见《北史》(11,60)。【望】 河西(17,418)。【人】 吐突承璀,唐时之代人,以黄门直东宫,累擢左监门将军、左神策护军中尉、封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