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宜
【源】 春秋时宋大夫师延宜之后,其子孙去延存宜为师宜(60,62)。【人】 师宜官,东汉时南阳人,善隶书(6,11,12,17)。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郑樵将其归入“以官、名为氏”。《姓氏考略》注云: “宋师延宜之后,其子孙去延存宜为师宜。”
东汉有师宜官,南阳人,善隶书。
【源】 春秋时宋大夫师延宜之后,其子孙去延存宜为师宜(60,62)。【人】 师宜官,东汉时南阳人,善隶书(6,11,12,17)。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郑樵将其归入“以官、名为氏”。《姓氏考略》注云: “宋师延宜之后,其子孙去延存宜为师宜。”
东汉有师宜官,南阳人,善隶书。
读音:Dájíluòdùn高山族姓氏。乃台湾高山族之布嫩人姓。本氏族名,或以代姓。其姓名构造颇似汉族,先姓后名。如: 达基洛顿·密翁; 达基洛顿·拉尼雅赫; 达基洛顿·海旺。见《中国人的姓
读音:Zāng现行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邑有分布。《中国姓氏大全》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Sūbá【源】 鲜卑族姓,见《后汉书·南匈奴传》(37,60,62)。《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后汉书·南匈奴传》注云: “鲜卑姓。鲜卑苏拔氏。汉有苏拔廆。”未详其他。
读音:Hàdánàlǎ【综】 清时满洲人姓。亦作〔哈达那拉〕(254)。哈达纳喇玉麟,清满洲正红旗人,乾隆六十年进士,历任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军机大臣(61,72,254)。
读音:Chōng充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官职为姓氏,为周官充人之后。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为春秋时齐国大夫充闾的后代。充姓历史人物有秦代燕人充尚,善于祈祷占卜巫事。入汉以后被传为仙人。充姓
读音:Bǔyán【综】 元时人姓(57)。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布延〕(24,63)。【人】 朵里不花(一作图烈布哈),元时人,其妻卜颜氏(24,71)。
读音:Nìng【源】 见《康熙字典》(80)。寗,邑名,或以邑为氏。【变】亦作甯(17)。【布】四川安县(322)、山东蓬莱、北京密云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
读音:Bālǐkè【综】 清镶红旗蒙古马甲雅额之妻为巴里克氏(260)。又,镶白旗蒙古领催浩尚之妻为巴立克氏,镶白旗蒙古亲军阿珠史之妻为巴礼格氏,正黄旗满洲马甲桃保之妻为巴力克氏(260),〔巴立克〕
读音:Shǔ【源】 见《新编千家姓》(73)。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吕梁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 《姓氏词典》 引 《新唐书》亦载,未详其源。唐代有鼠尼施。
读音:Zhīlí【综】 以形骸支离为氏。《庄子》有支离益、支离疏、支离叔、支离无胀(9,11,17,60)。但宋邓名世认为,《庄子》中之支离疏之辈皆系寓言,未必系人之姓名(7)。似以邓说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