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ù

【源】 ①其先出自颛顼,与楚同姓,见《度尚碑》(60,62)。故云,楚国芈姓之后有度氏(17)。 ②古掌度之官,因以命氏(6,7,12,60)。 ③汉高祖时板楯蛮(土家族之先民)七姓有度氏,见《后汉书·南蛮传》(17,60)。【望】 山阳(17,418)。【布】 河南温县(284)、江西丰城(357)、山东新泰(359)、安徽淮南(362)、台湾(64,68,261)、广东广州等地均有此姓。【人】 度尚,东汉山阳湖陆人,累官中郎将、荆州刺史、辽东太守(21,6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新疆之塔城,湖北之利川,湖南之冷水江,广西之灌阳,四川之通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土家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古掌度之官,因以命氏。”此以官为氏。②《姓氏考略》据《度尚碑》注云:“其先出自颛顼,与楚同姓。”此当系出芈姓(按:《中国姓氏大全》称:“出于熊姓”)。③又据《后汉书·南蛮传》注云:“板楯蛮七姓有度氏。”则此出自西南少数民族。

汉代有度尚,辽东太守;唐代有度轸;宋代有度正,礼部侍郎;元代有度宗温,沔州守;明代有度智,给事中。

猜你喜欢

  • 北海

    读音:běi hǎi【源】 古有刘河者,处于北海,其后以为氏,见《风俗通》(7,12,60)。【人】 北海子高,春秋时吴国大夫(12,21)。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

  • 伏羅

    读音:Fúluó【源】 汉时西域小国阿至国王姓伏罗,见《魏书》(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 《魏书》 云: “阿至国王姓伏罗。”按: “阿至”,疑乃 “阿咥”之讹

  • 候取

    读音:Hòuqǔ【源】 彝族姓(375)。

  • 秃魯花

    读音:Tūlǔhuā【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 中有秃鲁花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图***〕(24)。元代“色目人”姓氏。乃元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收载;

  • 敬顯

    读音:Jìnɡxiǎn【综】 敬显儁,字孝英,北齐平阳人,从神武帝平寇乱,累功为兖州刺史,见《奇姓通》(20,63)。按,敬显儁,唯《奇姓通》作复姓敬显,而诸姓书均作姓敬,名显儁。疑《奇姓通》有误,今

  • 呢瑪奇

    读音:Nímǎqí《姓氏词典》收载,其注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云: “满族姓。清嘉庆时甘肃提督达三泰,姓此氏。”

  • 读音:dàn【音】 澹氏有Dàn、Tàn、二音(60)。且源出不同,参见澹(Tán)姓。【源】 唐会昌年中,进士啖鳞为避武宗李炎之名讳改为澹氏(60)。与澹台氏所改单姓澹不同。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 读音:Wā【源】 见《集韵》(86)。女娲氏之后有娲氏(7,9,12,60)。【望】宛丘(418),苑邱(17)。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女娲氏之后。”且云: 女娲,“古天子

  • 阿外龍

    读音:A-wàilóng【综】 西藏察隅僜人姓(171)。

  • 實寶禪

    读音:Shíbǎochá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哈喇乌苏齐巴汉台(23,63,260)。【人】清镶黄旗满洲马甲炳马之妻为实宝禅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