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mǐ

【源】 弭,地名(故城在今河南密县),以地为氏,见《三辅决录》(60,62)。【望】 新山(17),新丰(12,21,60,418)。【布】 北京、辽宁沈阳(91)、陕西(92)、台湾台北、屏东(64,68,261)、山东惠民(382)、长清(317)、新泰(359)、济南、河北滦县等地均有此姓。【人】 弭疆,汉时新丰人,中郎将(21)。弭宦,明时唐县人,嘉靖中任溧水县丞(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昌黎,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临汾、运城、晋城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 《姓氏考略》 注引 《三辅决录》 云:“‘弭,以地为氏。’ 望出新丰。” (按: 弭,春秋郑地,在今河南密县境内。)

汉代有弭强,莽新时人; 宋代有弭德超; 元代有弭礼,开州尹; 明代有弭广、弭宦,任县丞。

猜你喜欢

  • 读音:Qí【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广东之吴川、山西之临汾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载,未详其源。

  • 读音:lì【源】 ①黄帝臣力牧之后(1,6,7)。②台湾土著姓(65)。【望】 临安(17,60,418)。【布】 台湾(68,261)、四川、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力题,汉时鲁相(6,12)。现

  • 哈斯胡里

    读音:Hǎsīhúlǐ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收载,后或改单姓哈、韩,盖取哈斯胡里氏之首音谐“哈”或近似音之 “韩”而得。

  • 德根

    读音:Dégēn珞巴族姓氏。本部族名,或以代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和速嘉

    读音:hé sù jiā【源】 ①金时女真人姓(54,71)。和速嘉系女真部落名,以部为氏(397)。②金贞裕三年,赐覩令狐为和速嘉氏(21,54,71)。【望】 广平(60,71)。【变】 ①亦作〔

  • 子與

    读音:Zǐyǔ【源】 系自妫姓,春秋时陈桓公之子名难,字子石,其后有子与氏,见《姓谱》(17,62)。【它】 曾误作子舆氏。《左传》、《类解》引郑氏注云:子石之后为子舆氏,舆为与字之讹(17)。参见子

  • 斡勒忽訥

    读音:Wòlèhūnè【源】斡勒忽讷,亦译作〔斡勒忽讷惕〕,为蒙古迭儿列斤部之一支,与乞颜孛儿只斤氏世代通婚(397)。以部为氏。【人】月伦,斡勒忽讷氏,成吉思汗之母,助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斡剌儿古

  • 读音:Gào郜姓主要是以国名为姓,源自姬姓。周文王之子受封于郜(今山东成武东南),称郜侯,建立郜国。春秋时郜国为宋国所灭,郜君的后世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称郜氏。郜姓发源于山东。春秋时齐、晋两国

  • 读音:Quán全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全椒,今属安徽;古全州,在今广西全县;全山,一作泉山,在福建浦城县东北。这三地的居民有以地名为姓者,称全氏。二是以官职名为姓氏,出自泉

  • 读音:fēng取山峰为氏,山西有之。(见《姓氏考略》)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湖北之武汉,山东之东平,山西之临汾、长治、忻州,安徽之临泉,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