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
【源】 见《姓苑》(15,21,63)。【变】 亦作効(91)。【布】 河南舞阳、甘肃定西(62)、台湾台北(64)、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效坦斋,河南舞阳人,清末革命党人(23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
【源】 见《姓苑》(15,21,63)。【变】 亦作効(91)。【布】 河南舞阳、甘肃定西(62)、台湾台北(64)、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效坦斋,河南舞阳人,清末革命党人(23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临汾、运城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sāng qiū【源】 黄帝之子少昊号穷桑氏,亦曰桑丘氏,六国时著《阴阳书》之桑丘子即其裔,见《玉嘉拾遗记》(7,17,21,60)。【布】 汉时下邳有桑丘氏(6,12)。【变】 《汉书》作〔桑
读音:Cāojiā【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大凌河(23,63,260)。【变】一作〔曹佳〕(260)。【人】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张巴诗之妻为操佳氏(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大凌河地方,乃蒙八旗
读音:tà【源】 突厥部有蹋氏,或系鲜卑蹋顿(即辽西乌桓酋)之后,见《姓氏寻源》(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 《姓氏寻源》注其源: ①“突厥部有蹋氏。”②“亦或鲜卑蹋顿之
读音:Chátái【源】 元时蒙古人姓(57)。【变】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察克台〕(24,63)。【人】乞台,察台氏,元中为钦察卫百户,从土土哈征叛王失烈吉及乃颜有功,升千户(61)。《姓氏词典》
读音:Yǒusōng【源】 帝喾次妃之宗国,后因氏(17,62)。有娀,古国,在不周之北,见《淮南子·坠形训》。桀败于有娀之墟,有娀当在蒲州(故城在今晋、陕交界地区),见《史记正义》(87)。【变】
读音:Jí【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安徽淮南(362)、山东淄博等地均有此姓。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汇编》亦收; 《中国姓氏大全》引
读音:chù fú【源】 北魏登国六年三月,太祖遣九原公元义、陈留公元虔等西讨黜弗部,大破之(27)。黜弗系以部为氏(60,62)。【变】 后改为弗氏(7,21,27,44,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
读音:Chuō【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河南之中牟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Nízhě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xī【源】 ①古有西国(或指西陵古国),见《国名纪》。以国为氏,见《姓考》(17,62)。或谓禹学于西王国之后,见《姓考》(17)。古西王母国,故城在今河北承德。《尔雅·释地》:孤竹、北户、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