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ī

【源】 ①夏王桀蔽于斯观,见《荀子》(21),当为斯氏之祖。②蜀之西南夷种有斯氏,遂以为姓,见《通鉴》胡三省注(17,60,62)。③蒙古族姓(369)。【望】 东阳、渤海(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尤以浙江多此姓。【人】 斯禽,春秋时秦尉(11,17,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上海之松江,浙江之椒江,云南之泸水,四川之通江、合江,湖北之武昌,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大同,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布尔津等地均有。汉族、彝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 “ 《姓苑》 云: 吴人。《吴志》: 剡县史(按: ‘史’,或作 ‘吏’) 斯从。望出东阳与勃海。《南齐书》: 东阳郡有斯氏。” ② 《姓氏考略》 据 《通鉴·胡注》 注云: “蜀之西南夷种。遂以为姓。”

三国时吴有斯敦; 宋代有斯泽,知南康军; 明代有斯干,长沙通判; 又有斯正,嘉靖举人。

猜你喜欢

  • 读音:Mán【源】 ①龙苗之裔居荆蛮(亦称荆楚),楚围蛮氏,蛮子赤奔晋,后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7,12,15,60)。②台湾土著姓(65)。【望】 荆南(17,418)。【布】 北京有此姓(9

  • 读音:Làng《姓氏词典》 引曹玉林、鄂木尔 《新编注音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 鄂拉

    读音:Àolā【综】 清满洲人(61,72,254)、蒙古正红旗(259)中均有鄂拉氏。【人】 鄂拉阿哈保、清满洲正黄旗人,乾隆末从征台湾,累功官至正红旗护军统领(61)。鄂拉噶塔布,清满洲

  • 读音:Yè【源】 古有谒者,以官为姓,见《风俗通》(1,7,12,60)。谒,始置于春秋时之官,专为国君掌管传递之事(84)。【望】汝南(17,418)。【布】浙江上虞(279)、台湾花莲(68,26

  • 五相

    读音:wǔ xiàng【源】 ①春秋时五员(即伍子胥)为吴国之相,吴人称其子孙为五相之后,遂有五相氏(7,60)。②春秋时楚国公族有五相氏,见《路史》(17)。【变】 一作〔伍相〕(24,60)。历史

  • 老莱

    读音:lǎo lái老莱子后,有老莱氏。(见《英贤传》)老莱子,亦楚也。(见《史记·老子庄申韩列传》)

  • 读音:Wāng【综】 尪充为汉时人,见《万姓统谱》(15,21)。台湾宜兰有此姓(64,68,261)。《中国姓氏大全》引《中国姓氏集》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词典》引《太平图话姓氏综》亦收,其注

  • 勒爾

    读音:Lè’ěr【综】 彝族姓。属海莱家支,云南宁蒗有此姓(375)。

  • 卓啟忒

    读音:Zhuōqǐtè【综】 清正白旗蒙古马甲乌勒兴阿之妻为卓启忒氏(260)。又,清正蓝旗蒙古护军额僧之妻为卓起特氏(260),〔卓起特〕似即卓启特之异译。

  • 读音:hé【源】 ①相传为河伯之后,或河宗柏天之后(60,62)。 ②白(140)、东乡、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江苏武进(314)、台湾(64,68,261)、广东新兴(316)、云南泸水(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