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ú

【源】①系自姜姓。炎帝榆罔之后(8,60)。一说,炎帝之裔路子分居榆(故城在今山西榆次),春秋时灭于晋,因以为氏(17,60)。③西域疏勒有榆氏,见《汉书》(60)。疏勒,汉时国名,唐时称佉沙国,故治在今新疆喀什。④西羌人姓,见《汉书》(60)。羌人东汉时内迁家居于金城、陇西、汉阳等郡,因住地偏西,称西羌。 【望】西平(17,418)。 【布】浙江上虞(279)、北京、辽宁沈阳(91)。等地均有此姓。 【人】榆鬼,汉时破羌侯,见《汉书》(17)。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大同、榆次,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 亦收载并注其源: ①或系出姜姓。其据 《路史》 注云:“榆氏出姜姓,炎帝榆罔之后。” (按: 《中国姓氏大全》 注称: “远古炎帝榆棘的后代”,误。榆棘乃汉时人。《辞源》 作 “榆嬚”,东汉将军) ②或以地为氏,古有榆州,居者或以为氏。其注引 《博物志》 曰:“榆州孤而无使,曲沃伐之而亡。”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注“榆州” 称: “在今热河 (内蒙古) 喀喇沁右翼东南。” ③其据 《汉书》 注云 “西域疏勒有榆姓。” ④又云: “西羌亦有榆姓。”

《姓氏词典》 称: 汉有将军榆棘按 “榆棘” 《辞源》 引 《正字通》作“榆僰”,东汉将军。

猜你喜欢

  • 读音:xié见《姓苑》。罕见姓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 皆据《姓苑》收载,未详其源。(按: 《汉语大字典》注称:“‘携’,同 ‘携’。今 ‘携’字通行。”则携姓即携姓,或

  • 達卜勞

    读音:Dápǔláo【综】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171,435)。

  • 殿

    读音:diàn【源】①殷汤之后,见《路史》(17,60)。江南汤悦,本姓名为殷崇义,后改姓殿(60,62)。殷崇义为五代南唐司空知左右内史事,后国亡入宋,避讳易姓名为汤悦(62)。又,宋徽宗崇宁间有商

  • 读音:cháng尝,姓,齐孟尝君之后。(见《风俗通》)

  • 哈剌魯

    读音:Hàlálǔ【源】 元时色目三十一氏中有哈剌鲁氏(13)。哈剌鲁系元时西域部落名,当以部为姓(24)。【变】 亦作〔哈匣鲁〕(33)、〔哈喇娄〕(24)。【人】 伯颜,哈剌鲁氏,元至正年间授翰林

  • 读音:Liǎng【源】 与两氏不同,见《渔洋说部精华》(63)。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称: “一说为 ‘°

  • 读音:Yú【源】 见《玉堂字汇》(63)。

  • 陽邱

    读音:Yáng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姓纂》曰:楚大夫食邑阳邱,因以为氏。”此以邑为氏。或作“阳丘”。

  • 徹木袞

    读音:Chèmùgǔn金代女真族姓氏。为女真之白姓,“以姓为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后经民族融汇,至清融为蒙古族,世居喀喇沁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译作“彻穆衮”。

  • 貢尼

    读音:Gòngní景颇族姓氏。本指山梁,以为氏族名,或以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