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ú

【源】①系自姜姓。炎帝榆罔之后(8,60)。一说,炎帝之裔路子分居榆(故城在今山西榆次),春秋时灭于晋,因以为氏(17,60)。③西域疏勒有榆氏,见《汉书》(60)。疏勒,汉时国名,唐时称佉沙国,故治在今新疆喀什。④西羌人姓,见《汉书》(60)。羌人东汉时内迁家居于金城、陇西、汉阳等郡,因住地偏西,称西羌。 【望】西平(17,418)。 【布】浙江上虞(279)、北京、辽宁沈阳(91)。等地均有此姓。 【人】榆鬼,汉时破羌侯,见《汉书》(17)。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大同、榆次,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考略》 亦收载并注其源: ①或系出姜姓。其据 《路史》 注云:“榆氏出姜姓,炎帝榆罔之后。” (按: 《中国姓氏大全》 注称: “远古炎帝榆棘的后代”,误。榆棘乃汉时人。《辞源》 作 “榆嬚”,东汉将军) ②或以地为氏,古有榆州,居者或以为氏。其注引 《博物志》 曰:“榆州孤而无使,曲沃伐之而亡。”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注“榆州” 称: “在今热河 (内蒙古) 喀喇沁右翼东南。” ③其据 《汉书》 注云 “西域疏勒有榆姓。” ④又云: “西羌亦有榆姓。”

《姓氏词典》 称: 汉有将军榆棘按 “榆棘” 《辞源》 引 《正字通》作“榆僰”,东汉将军。

猜你喜欢

  • 读音:xié见《姓苑》。罕见姓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中国姓氏大全》 皆据《姓苑》收载,未详其源。(按: 《汉语大字典》注称:“‘携’,同 ‘携’。今 ‘携’字通行。”则携姓即携姓,或

  • 薩德

    读音:Sàdé《姓氏词典》引《新唐书》收载,其注称: “唐有萨德·尔迷失。”未详其源。

  • 周生

    读音:zhōu shēng【源】 ①帝尧之后有周生氏,见《路史》(60,62)。亦见《姓苑》(12,21)。 ②三国时魏国侍中周生烈,本姓唐,外养于周氏,因以周生为氏(17,26)。【人】 周生丰,汉

  • 巴顔

    读音:Bāyán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巴颜,在辽代为属国,在金代则为部名,后为姓,以部为氏。元代,则融为蒙古族。《元史·列传》有载; 至清或为满族,致使满蒙二族皆有巴

  • 張木

    读音:Zhāngmù【综】 景颇族姓。属载佤支系,汉姓为张(166)。一作〔张牟〕(168)。

  • 读音:Gù【源】 见《姓觿》(17,63)、《正字通》(86)。【望】河东(17,418)。《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其注称:“郡望:河东。”未详其源。

  • 公車

    读音:Gōngchē【源】 系自嬴姓。春秋时秦桓公之子公子,字伯车,其后别为公车氏(7,11,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出自赢姓。《姓氏辨证

  • 读音:Tāng汤氏起源主要有三。一是以谥号为氏,源于子姓。成汤是帝喾之子契十四世孙,姓子,名履,死后谥号为成汤。他的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为姓,成为汤氏。二是商末宋国君偃之后,出自子姓,因避祸

  • 波覺

    读音:Bōjué珞巴族姓氏。出自米古巴部落。本氏族名,或以代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 嘎窩

    读音:Gāwō珞巴族姓氏。出自米古巴部落,本氏族名,或以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