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利
【源】 系自姜姓。春秋时齐胡公支子为乐利氏(6,7,12,15,17)。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元和姓纂》 云: “齐胡公支子为乐利氏。”以族为氏,未详其他。
【源】 系自姜姓。春秋时齐胡公支子为乐利氏(6,7,12,15,17)。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引 《元和姓纂》 云: “齐胡公支子为乐利氏。”以族为氏,未详其他。
读音:Méilè【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叶赫、哈达等地(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叶赫及哈达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Línqiū【综】 见《魏书·官氏志》(17,62)。亦作〔林邱〕(17)。《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的复姓”,未详其他。或作“林邱”。
读音:Dāi【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山西汾阳有此姓(278)。
读音:Pí/Pyi【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Yángjílī锡伯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有载。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姓“杨”而为单姓。
读音:Wàngzhābù【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科尔沁(23,63)。金时女真人姓有业速布氏,至清时改称旺札卜(24)。故旺扎布源自金时之业速布氏。【变】 一作〔王扎普〕(260)。
读音:zhì【源】 系自子姓。殷汤之后分封,以国为姓,有稚姓,见《史记·殷本纪赞》(9,11,12,15,17)。【望】 河南(17,418)。【布】 四川成都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
读音:cuò【源】 ①古有厝国,即汉之甘陵(故治在今山东临清旧清平县,或在今河北清河东南),子孙以国为氏(17,21)。清阳(故城在今河北清河东南)东南有故厝城,土人曰鹊城,有厝氏,见《路史》(60,
读音:Xīnmù《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收载,未详其源。按:《郑通志·氏族略》有“晋大夫新穆稚子”,其后为新氏,疑亦有新穆氏。
读音:yáng扬雄自叙云:叔向食采扬氏,生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见《通志·氏族略》)扬雄,字子云,蜀都成都人。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见《史姓韵篇》)扬氏与杨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