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欧阳

欧阳


读音:ou yáng

欧阳姓主要是以封地为姓氏。越国被楚灭亡之后,其后世孙被封于乌程欧阳亭,遂因以为姓。

欧阳姓发源于渤海郡(今河北沧县)。当今,欧阳姓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北、广东、河南、四川、安徽、湖南、贵州、广西等地。

欧阳姓历史人物有欧阳询,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学二王,平顺中见险绝。因他曾做过太子率更令,故世称其书体为率更体。他的作品《九成宫醴泉铭》刻于九成宫。欧阳詹,唐代福建人。欧阳詹文章诗赋名噪一时,才高学博,对福建地区文教事业影响深远,被称为“闽学鼻祖”。他参加科举考试以优异成绩中进士第二名,与他同榜的还有韩愈等名士,时称“龙虎榜”。后欧阳詹担任国子监四门助教,因此被人们尊称为“欧阳四门先生”。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天圣年间进士,庆历年间任谏官,因支持范仲淹变法,要求改良政治,被贬到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其散文文理通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风格与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词作婉丽柔美,继承南唐遗风。他是当时文坛领袖,曾巩、苏洵、苏轼等均出其门下。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编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欧阳予倩,名立袁。湖南浏阳人,戏剧艺术家、表演教育家。是中国戏剧运动的倡导者和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欧阳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一十二位。


越王无疆次子,封乌程欧余山之阳,后有欧氏、欧阳氏。(见《路史》) (参见“”条)

▲<汉>欧阳政,王莽时讲学大夫。<宋>欧阳修,庐陵人,文学家。<明>欧阳寅,从化人,南宁府同知。

猜你喜欢

  • 读音:Xì【源】细封氏后改为细氏(60,62)。【布】清时山东章丘(60,62)、今广西钦州(364)、北京(91)、台湾台北(68,261)、云南昆明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大同

  • 不第

    读音:bù dì帝乙元子微子开,纣之庶兄也,武王封之于宋,今之睢阳是也。宋孔氏、祝其氏,云云不第氏。(见《潜夫论·志氏姓》)历史上罕见之复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帝乙元子

  • 读音:Yú【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江苏高淳(305)、武进(314)、江西宁都(280),北京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江西之吉安、山西之太原及运城等地有分布。《新

  • 读音:chú【源】 ①余姓所改(60,62)。②生于除月,因以为氏(60)。亦见《直音》(15,21)。【布】 河北乐亭(334)、广西马山(346)、湖南宜章(377)、台湾台中(64)、江苏高淳(

  • 读音:Táng《中国姓氏辞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1995年5月20——22日 《欧洲日报》的 “影视天地”栏目注称: “坣为 ‘堂’ 的异体字,当从 ‘堂’ 氏演变而来。海外有华人女歌星坣

  • 读音:Zōu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极罕见姓。春秋时鲁国大夫、孔子之父叔梁纥(音hé) 曾治理陬邑(在今山东曲阜东南),故又称陬人纥、陬叔纥。孟子的后裔有此姓。

  • 巴阿鄰

    读音:Bāēlín【源】 元时蒙古人姓,见《元史》(399)。今蒙古族仍有此姓(384)。【布】 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有此姓(384)。【人】 豁儿赤兀孙,巴阿邻氏,以言语动部众归附元太祖,见《

  • 读音:Lì现行傈僳族姓氏。今云南之马关有分布。显而易见,此乃以民族之称为姓。此姓系马关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孙伯

    读音:sūn bó逝敖后有孙伯氏。(见《路史》)

  • 读音:Fāng【综】 源出不详。广东从化温泉乡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新会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未见载於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