毌丘
【源】 毌丘,为春秋时卫国之邑(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以地为氏(60,62)。一说,毌丘为古时贯国(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10里),后属宋地。毌,古与贯通,盖古字从省,贯去贝为毌,以国为氏(17)。【变】 ①清时为避孔子名讳,改丘为邱。 ②毌丘亦作毋丘(17)。
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考略》亦载,其注云: “卫邑,以地为氏。”亦写作“贯丘”。《括地志》云: “故贯城即古贯国,今名蒙泽城,在曹州济阳县南五十里也。”(按:今山东曹县南有蒙泽城。)后以为氏,或改为单姓毌、丘氏。
【源】 毌丘,为春秋时卫国之邑(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以地为氏(60,62)。一说,毌丘为古时贯国(故城在今山东曹县南10里),后属宋地。毌,古与贯通,盖古字从省,贯去贝为毌,以国为氏(17)。【变】 ①清时为避孔子名讳,改丘为邱。 ②毌丘亦作毋丘(17)。
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收载。《姓氏考略》亦载,其注云: “卫邑,以地为氏。”亦写作“贯丘”。《括地志》云: “故贯城即古贯国,今名蒙泽城,在曹州济阳县南五十里也。”(按:今山东曹县南有蒙泽城。)后以为氏,或改为单姓毌、丘氏。
读音:Dòu现行罕见姓氏。今江西之奉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云: 黄帝臣有斗苞,授规,当为斗氏之始。②郑樵注云: “芈姓。若敖之后。按
读音:yuán zhòng【源】 ①春秋时陈大夫原仲之后,见《姓氏英贤传》(6,7,12,60)。②春秋时郑大夫原仲之后,见《姓苑》(17,62)。【人】 原仲蔑,春秋时楚悼王之大夫(6,7)。历史上
读音:lín【源】见《姓苑》(7,9,60)。又,遴为吝字之古文。又,抡才谓之遴选,或取此义为姓(60,62)。 【望】西河(17,418)。 【人】遴到云,春秋时韩大夫,著《遴子》三十篇,见《风俗通
读音:Yuán【源】分自袁姓(17),或作辕(7)。【望】临安(418)。【人】榬温舒,汉时人(15,21)。榬终古,汉时钱塘人,楼船将军,封蓹儿侯(7,11,15)。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Wēnjiā【综】 清正白旗满洲闲散噶达哩什之妻为温佳氏(260)。
读音:Hézōng【综】 《穆天子传》中有何宗柏夫(62)。
读音:mù sūn小邾子后有牟孙氏。(见《路史》)
读音:Rǔ【源】 北齐时人姓,见《姓觿》(17,62)。或系库傉官氏所改。【人】 傉伏。北齐人(17)。傉怀志,宋时宦官(7)。《姓氏词典》引《康熙字典》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按: 查《康熙字
读音:Fǒuyǔ【源】 系自姬姓,分自毕氏,见《潜夫论》(63)。春秋时魏侯之裔中有不雨氏,见《路史》(17)。《姓氏词典》 据 《路史》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源于魏姓,系魏侯之裔。”未详其
读音:Pí【源】 有熊氏各族有貔氏,见翦伯赞《中国史纲》(63)。《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简明中国通史》 注云: “源于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 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