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
【音】 洼氏有Guī、Wā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洼(Wā)姓。【源】 见《风俗通》(1,11)。汉时南阳淯阳(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南60里之绿阳村)有洼姓,音圭。当以水名为氏(60)。【望】 南阳(17,418)。【人】 洼丹,汉时南阳淯阳人,累官大鸿胪(12,15)。洼炫,唐时洪州幕府(15,21)。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音 ‘珪’。望出南阳。后汉大鸿胪洼丹。” 《姓氏词典》、《中国姓氏大全》俱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一音wā,亦为姓。
【音】 洼氏有Guī、Wā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洼(Wā)姓。【源】 见《风俗通》(1,11)。汉时南阳淯阳(故城在今河南南阳南60里之绿阳村)有洼姓,音圭。当以水名为氏(60)。【望】 南阳(17,418)。【人】 洼丹,汉时南阳淯阳人,累官大鸿胪(12,15)。洼炫,唐时洪州幕府(15,21)。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音 ‘珪’。望出南阳。后汉大鸿胪洼丹。” 《姓氏词典》、《中国姓氏大全》俱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一音wā,亦为姓。
读音:huáng【源】 ①相传为古代三皇之后,因氏,见《风俗通》(1,12,15,60)。三皇之说不一:一曰天皇、地皇、人皇,二曰伏羲、女娲、神农,三曰伏羲、神农、祝融,四曰燧人、伏羲、神农。 ②系自
读音:Wūyú《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引《姓觿》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bēi【源】 ①春秋时郑大夫卑谌之后,见《风俗通》(1,21)。②相传为汉时西域小国卑耳国人之后(6,12,17,60)。③鲜卑为族名,其族人有以卑为氏者(6,9,17,21)。【望】 雁门(1
读音:gù【源】 见《姓苑》(21,60)。【望】 河东(17,60,418)。【布】 山东新泰(359)、河南卫辉(287)、江苏武进(314)、四川巫溪(323)、中江(345)、安徽淮南(362
读音:Húdǐng【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和罗山秦(秦一作晋)(23,63,180,260)。 【变】清正黄旗满洲马甲海福之妻为胡定氏(260),〔胡定〕似即瑚鼎之异译。清代满族姓氏。世居和罗山秦地方
读音:yù lǘ吴后有郁闾氏。(见《路史》)
读音:Yánɡchénɡ【综】 周有隐士扬成胥(15,63)。
读音:Kòukěn【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喀拉沁及乌噜特地方(23,63,260)。清蒙古正白旗中有此姓(259)。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喀喇沁及乌噜特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读音:A-duó【源】 彝族姓。属狄俄阿尔家支(375)。
读音:Shíjì珞巴族姓。出自苏龙部落,母系氏族。以氏族为姓。图腾为“哈意”树花萼。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