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
【源】 见《万姓统谱》(15,21)。漫为河名,源出河北故城西,或以水名为氏。【布】湖北武汉(91)、台湾台北(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漫智,明时沂州人,宣德举人(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马关,山西之太原、阳泉、临汾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
明代有漫智,沂州人,宣德举人。
【源】 见《万姓统谱》(15,21)。漫为河名,源出河北故城西,或以水名为氏。【布】湖北武汉(91)、台湾台北(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漫智,明时沂州人,宣德举人(15,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马关,山西之太原、阳泉、临汾及雁北地区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
明代有漫智,沂州人,宣德举人。
读音:lì rú【综】 春秋时鲁国贤人立如子,著书,见《风俗通》(1,9,11,17,60),后改为立氏(7,60)。历史上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据《风俗通》云: “鲁贤人立如子
读音:Tì/Tih【综】 《汉景君碑阴》有㬱麟(25)。
读音:Círéndéjiě【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
读音:fēng jiàng郑穆公之子,各以其字为姓,有丰将氏。(见《潜夫论》)
读音:Qì【源】 见《续文献通考》(63)。【变】 亦作(9,17)。然“”为另姓。《姓氏词典》 引 《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ē【源】 ①见《姓苑》(15,21,60)。 ②西夏人姓(240)。【布】 北京、四川成都(91)、江西广丰(328)、内蒙古呼和浩特、陕西西安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太原
读音:Miè【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之酒泉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 亦收,其注称: “元有灭里”。未详其他。
读音:jiàn汉有北平太守贱琼。(见《风俗通》)
读音:dà sūn楚大孙伯之子孙。(见《左传》)
读音:yōu【源】 ①以谥为氏(12,15,60)。亦见《姓苑》(7,9,11,60)。 ②或居幽州者,以地为氏(60,62)。【望】 京兆(17,60,418)。【布】 湖北武汉有此姓(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