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陽
【源】见《姓苑》(17)。 【望】陈留(17,60)。 【人】璞阳逸,汉时长沙太守(17,60)。
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未详其源。
汉代有璞阳·逸,长沙太守。
【源】见《姓苑》(17)。 【望】陈留(17,60)。 【人】璞阳逸,汉时长沙太守(17,60)。
罕见复姓。《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考略》亦收,未详其源。
汉代有璞阳·逸,长沙太守。
读音:Yū【源】 见《元和姓纂》(15,21)。【布】 浙江上虞(279)、吉林柳河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盖县、陕西之韩城、福建之邵武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辞海》亦收载,初见
读音:Miǎnwǔzhì现行羌族姓氏。今四川之理县有分布。本房名,以为姓。未得其详。见《中国人的姓名·羌族》。
读音:Zé【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北京、四川成都、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Tǐ/Tii【源】 见《姓苑》(15,21)。
读音:Yuángōng【源】 汉时商山四皓有东园公,后有园公氏(9,63)。按东园公为汉时商山四皓之一,史失其名,《字汇》以园公为姓,非(80)。据张澍考证,园公名庚,襄邑人(26)。《陈留传》作圈公
读音:Yìqǐlièd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作“伊奇尔岱”。
读音:Jiōng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姓氏词典》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宋代有坰夫,嘉定进士。
读音:Pán【源】 见《万姓统谱》(15,63)。【布】 河北玉田北马庄(62)、台湾台中、台南(68,261)、北京、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姓氏词典》 引王述民 《新编注音千家姓》 收载
读音:Hé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有载,未详其源。
读音:zhuāng qiū永元三年二月戊申,高祖发襄阳,留司马庄丘黑,守樊城。(见《梁书·高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