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ēn

甄姓的主要来源有三个。一是源于妫姓。据说舜曾于河滨烧陶,古人称做瓦器的人为甄,其后人便以之为姓,称为甄姓。二是以祖辈名为姓。传说上古部落首领皋陶氏有个儿子叫仲甄,仲甄的子孙就根据祖先的字,将自己的姓氏定做甄。三是少数民族改姓。北魏鲜卑族有郁都甄氏改为甄氏。

甄姓发源于河北。西汉时期,甄姓先民已在无极形成望族。这个家族历经秦汉、三国、魏晋和隋唐,前后八个时代,绵延八百年,发展成为中国北方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宋代,无极甄氏家族有若干支脉向四方繁衍迁徙。如今甄姓在全国多有居住。

甄姓历史人物有甄宇,东汉时人,曾为太子少傅,建武年间,朝廷每到腊月都要给博士发放羊,甄宇每次都挑选最瘦的那只。有次朝会时,皇帝问:“‘瘦羊博士’何在?”于是在京城中号甄宇为“瘦羊博士”,意为能克己忍让之士。甄后,即甄宓,本为袁绍次子熙之妻,姿貌绝伦,曹操击破袁绍,曹丕纳为妇,丕称帝,失宠赐死,后追谥文照皇后。据说曹植的《洛神赋》就是感念甄后而作。甄权,唐代名医,擅长针灸,精通养生之道,著有医书多卷。

甄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零五位。


【音】又音坚(Jiān)(7,9,12)。 【源】①皋陶(亦名咎繇,虞舜时造律大臣)次子仲甄之后,以字为氏(17,60,69)。②以技为氏。舜陶甄河滨,其后为氏(6,7,9,17,60)。其先为虞舜作瓦之陶人,甄的本义为古代作瓦器之人(69)。③北魏改郁都甄氏为甄氏(11,17,60,70)。姚薇元考证,疑郁都甄乃郁築鞬之异译,乃东部鲜卑种也,故姓书曰“东夷姓”(70)。④满族姓(344)。 【望】河南、中山(17,60,418)。 【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6%。尤以河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甄姓人口72%。 【人】甄丰,汉时附王莽,拜更始将军,广新公(61)。


历史上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有载。其注云: “虞舜陶甄河滨,因以为氏。或音 ‘坚’。汉末太保甄邯,生丰,为司徒。著望中山。”

一音zhēn。为现行姓氏。详见该条。

猜你喜欢

  • 读音:Bào《姓氏词典》据《古今姓氏书辨证》 收载,其注云:“系暴姓分族。”

  • 社南

    读音:shè nán【源】 其先为齐倡,徒居社南,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7,9,12,60)。【望】 扶风,见《集韵》(17)。【布】 古时扶风安陵(故城在今河南鄢陵西北)有此姓(7,12)。历

  • 读音:Jué【综】 宋用駃唐而亡,见《吕览》(17,62)。《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未详其源。《吕览》 有��唐。

  • 松吉

    读音:Sōngjí【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汪泰(23,63,180,260)。【变】清正白旗满洲护军巴格之妻为松基氏,正黄旗满洲马甲平寿之妻为宋吉氏(260),〔松基〕、〔宋吉〕等似均为松吉之异译。

  • 蔣潘

    读音:Jiǎngpān【源】彝族姓(375)。

  • 阿俄

    读音:Āé【综】 彝族姓(208)。属什勒阿俄家支,四川德昌有此姓(375)。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读音:Fēi【源】 系自偃姓。棐国,春秋时郑国之棐林(故城在今河南新郑东25里),因以为氏,见《姓考》(17,62)。亦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①以国

  • 勉伍志

    读音:Miǎnwǔzhì现行羌族姓氏。今四川之理县有分布。本房名,以为姓。未得其详。见《中国人的姓名·羌族》。

  • 哈爾濟諾特

    读音:Hǎěrjǐ'nuò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萨喇穆鲁(23,63)。【变】 清正黄旗蒙古亲军莫迪之妻为哈尔季诺特氏(260)。〔哈尔季诺特〕似即哈尔济诺特之异译。【人】 哈尔济诺特巴雅尔,

  • 秃发

    读音:tū fà秃发氏,西河鲜卑也,与后魏同出圣武帝,诘汾长子匹孤,神元时牵其部众,徙河西,六代孙树机据有凉州。其族孙思复鞬生乌孤,僭号西平王,称南凉,都广武。弟利鹿孤、傉檀,三王十八年,为乞伏炽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