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í

【源】 ①相传为舜之裔,春秋时陈氏之前,直柄之后有直氏(17,60)。②春秋时楚人直弓之后,见《姓考》(7,9,12,17)。③彝族姓(130)。④唐时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分封有功之臣以领地和封号,子孙遂以领地或封号为氏,今藏族有直氏(170)。【望】楚郡(17,60,418),汉国(21)。【布】山西代县(315)、江苏启东(311)、山东长清(317)、云南巍山(130)、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直不疑,汉时南阳人,汉景帝时御史大夫,封塞侯(21)。直端,明时同官人,永乐年贡士,任徐沟县丞(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榆次、运城、忻州,河南之温县,湖北之武昌,广东之高要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归 “入声”部。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国语》云: “‘晋之先有直柄。’ 为直氏之所出。”此当系出姬姓。(按: 杜预注 《左传》 谓 “直柄为舜后,陈氏之先。”如此则当系出妫姓。) ②郑樵注引 《姓苑》 云:“楚人直躬之后。”③藏族之直姓,唐代即已产生。松赞干布时有直氏 (族),或以 (氏) 族为氏,时有直·寋如贡顿。

汉代有直不疑,御史大夫; 明代有直广,永乐举人; 又有直凌霄,河源知县; 清代有直额,康熙间以烈女旌。

猜你喜欢

  • 读音:Xù【源】 见《姓苑》(9,11,15,17)。【望】东鲁(17,418)。【布】安徽淮南(362)、江苏高淳(305)、武进(314)、浙江江山(325)、山东新泰(359)、湖南湘潭(373

  • 读音:Ná【音】絮氏有Nǜ、Rú二音(17,80)。且源出不同,参见絮(Rù)姓。 【源】《万姓统谱》(15)。 【望】京兆(17,418)。 【人】絮舜,汉宣帝时京兆贼捕掾(9,12,61)。絮乐心

  • 读音:Wěi/Woei【综】 源出不详。天津和平区有此姓。

  • 達者

    读音:Dázhě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为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外抹歹乃

    读音:Wàimǒdǎinǎ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按:《续通志·氏族略》 认为 “外抹歹”、“外抹歹乃” 为一姓之别译,遂统译为 “鄂摩克岱”。

  • 阿史那

    读音:ā shǐ nā【源】 夏氏之裔,居兜牟山,北人呼为突厥窟,历魏晋十代为君。后属蠕蠕,阿史那最为首领;后周末,遂灭蠕蠕,霸疆北土,盖百余年。至隋时,突厥可汗处罗、苏尼失等归化,号阿史那,至唐开元

  • 蒙鄂絡

    读音:Měngèluǒ清代满族姓氏。世居虎尔哈、阿赖地方。后或改单姓 “赵”。刘庆华 《满族姓氏录》收载; 《清通志·氏族略》译作“蒙鄂罗”。详见该条。

  • 黃果囉特

    读音:Huángguǒluōtè【综】 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德清保之妻为黄果啰特氏(260)。

  • 读音:tiáo【源】 见《姓苑》(15,21,62)。现行罕见姓氏。今安徽之贵池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 亦收,未详其源。

  • 读音:Zhàn湛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氏。春秋时居于湛(今河南宝丰一带)的人,以地名为姓。二是源于姒姓。夏同姓诸侯斟灌氏,后族人把斟灌二字各取一半,合成湛姓。湛姓历史人物有湛贲,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