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北
【源】 春秋时齐国倡居社北者,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7,11,12,60)。汉时高炀娶扶风社北氏女(7,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以地为氏”。郑樵注引 《风俗通》云: “与社南皆齐倡也。汉有高焬,娶扶风社北氏。”
【源】 春秋时齐国倡居社北者,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7,11,12,60)。汉时高炀娶扶风社北氏女(7,12)。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以地为氏”。郑樵注引 《风俗通》云: “与社南皆齐倡也。汉有高焬,娶扶风社北氏。”
读音:Shuāng/Shwang【综】 源出不详,或即双姓。清时四川(59),今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
读音:Yībùqí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人】 伊布齐特阿兰泰,清蒙古正白旗人,任都统(23)。清代蒙古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清初,蒙八旗之正白旗人阿兰泰,即姓此
读音:Tàn【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姓氏词典》 引 《元史》、《新元史》 收载,其注称:“元有探进、探马赤。” 未详其源。
读音:zǐ zhòng【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陈宣公之子子仲之后,以字为氏(7,12,17,21,60)。②春秋时宋司马子仲皇野之后(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姬
读音:Yì《姓氏词典》引 《康熙字典》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Chéngyáng【源】 见《姓苑》(12,21)。一说,秦有成阳君,后以为氏(60)。成阳为地名,尧游成阳而死,葬焉。故城在今山东濮县东南。又,成阳为汉时侯国,故城在今河南信阳东北(80)。或
读音:hán yán晋韩厥生无忌,无忌生襄,襄生子鱼,为韩言氏。(见《世本》)韩桓叔之后有韩言氏。(见《潜夫论》)
读音:E-línjuéluó【综】 清蒙古正白旗中有阿林觉罗氏(259)。
读音:Xībó【综】 清镶白旗满洲护军成魁之妻为西伯氏(260)。
读音:Géhé’én【综】清时满洲人姓(72)。格何恩额尔庆额,清镶白旗人,同治年中任凉州副都统,光绪年中任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