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iǎn

【源】①周大夫简师父之后(6,7,11,21)。②鲁大夫简叔之后(9,21)。③晋大夫狐鞫居,号续简伯,续,邑也,简,谥也,其后以谥为氏(12,15,17,60)。④耿姓音讹为简氏(9,12,17,60)。⑤汉时有检氏改为简氏者,见《姓苑》(60,62)。⑥台湾土著(65)、仫佬(112)、土家(387)、满(344)等民族均有此姓。【望】涿郡、范阳(17,21,60,418)。【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尤以四川、台湾等省多此姓,2省简姓约占全国汉族简姓人口55%。【它】①台湾省简姓在日本侵占台湾时曾被迫改用简野、竹野等日本姓,1945年台湾光复,即恢复原姓(65)。②日本侵占台湾时,台湾土著曾有采用日本姓山田、武田者,在台湾光复后,均重新选择简氏(65)。【人】简卿,汉时人,受尚书于倪宽,后又授于夏侯胜(15)。简雍,三国时范阳人,蜀昭德将军,其先本幽州人,姓耿,后音讹为简(15,17)。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湖南之芷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仡佬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姬姓,晋大夫狐鞫居之后。狐鞫居号绩简伯。绩,邑也; 简,谥也。” 此以谥为氏,系出姬姓。②又注云: “简雍本姓耿,幽州人。以耿为简,遂为简氏。”“ 《蜀志》: ‘简雍,善滑稽。’ 《传》 云: ‘幽州人,本姓耿,幽人以耿为简,音讹(而致)。’” ③ 《姓氏考略》则云: “简氏出於简师父。”④又云: “鲁有简叔,其后亦或以为氏。望出范阳、涿郡。” ⑤又据 《姓苑》 注云: “又有检氏,避讳改为简者。”

宋代有简克己、简正理; 又有简世杰,清江司理参军; 明代有简祖英; 又有简辅,马平人,永新参军; 清代有简敬临; 又有简逢善,任守备。

猜你喜欢

  • 諸將

    读音:Zhūjiàng【源】春秋时楚大夫之后(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路史》 云: “楚有诸将氏。”未道其详。

  • 果爾吉

    读音:Guǒěrjí【源】 ①清满洲八旗姓。凡五派,出郭络罗河、吉林乌喇、哈达、白都纳、乌喇等地(23,63,180,260)。②新疆锡伯族有果尔齐氏,〔果尔齐〕似即果尔吉之异译,汉姓有郭、高二氏(2

  • 读音:Zhuān【源】 ①春秋时鲁附庸国有鄟(故城在今山东郯城东北),灭于鲁,子孙以国为氏,去邑为专氏(21,60,62)。②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公子鱄之后有专氏(60,62)。【望】 吴郡(17,41

  • 易木

    读音:Yìmù【源】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汇编》(75)。《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未详其源。

  • 斫胥

    读音:zhuó xù【源】 汉时复姓,见《姓苑》(9,17,21)。【望】 平阳(17)。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广韵》云: “斫,汉复姓有斫胥氏。” 《姓氏词典》据《姓

  • 傍乞

    读音:Pángqǐ【综】 羌人姓。北周有羌帅傍乞铁忽,见《周书》(242)。

  • 吉侯

    读音:Jíhóu【综】 彝族姓。属金古家支,居云南宁蒗、永胜等地(375)。

  • 读音:lǔ卤公孺,太原人,任侠。(见《万姓统谱》)罕见姓氏。《汉语大字典》 收载。旧为入声字。其引 《广韵》注云: “卤,姓也。”未详其源。

  • 阿甲滿

    读音:E-jiǎmǎn【综】 清镶蓝旗蒙古马甲查苏七之妻为阿甲满氏(260)。

  • 公彊

    读音:Gōngqiáng【源】 ①春秋时蔡仲之后(60,62)。 ②春秋时曹叔开伯之后,有公强氏(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据《路史》云: “蔡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