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Tǒng【音】亦音痛(Tòng)(15,80)。 【源】见《姓苑》(6,12,15,17,60)、《广韵》(11,80)。而今之统氏,当为元时统古兴之后(60,62)。 【望】河南(17,60,
读音:róng【源】 见《海篇》与《直音》(15,21)。【布】 浙江余姚有此姓(389)。现行罕见姓氏。今浙江之馀姚有分布。《中文大字典》亦收载,其注引《万姓统谱》云:“狨,出《海篇直音》。
读音:liǎo【源】系自姬姓。皋陶庭坚之后封于蓼(故城在今河南固始东之蓼城岗),后为楚公子变所灭,子孙以国为氏(6,7,12,15,17)。【变】又作鄝(91)。【望】太原(17,60,418)。【人
读音:bó【源】 ①以地为氏(60,62)。博,齐之聊摄,秦为东郡,隋以博平县建为博州(故城在今山东泰安东南)(7)。②明时云南亦佐土把事为博氏(253)。【望】广平、淮南(17,60,418)。【布
读音:Hūlā’ěrdān【综】 清驻防察哈尔正蓝旗中有呼拉尔丹氏(259,260)。
读音:Yóu《姓氏词典》 引 《新元史》 收载,其注云: “元有呦里。”未详其源。
读音:Shì【综】 春秋时齐有恃乙,管仲诛之(6)。《姓氏词典》引 《元和姓纂》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ūxīn/Quca【综】 蒙古人姓。元时改为忽氏(91)。忽辛系元时回回人名,或以名为氏。
读音:Rǎn冉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族名为姓氏,汉时西南夷有冉族,居于今四川茂县、汶川一带,其族人以族名为姓。二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楚大夫叔山冉之后人以祖辈名为姓氏。三是以封地为姓氏
读音:dì luò bá代北姓,后改为骆氏。(见《魏书·官氏志》)地骆拔,改为骆氏。(见《万姓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