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ān

【源】①相传周文王十六子封十六国,耽为第九子之国(9),当以国为氏。②老子之后有耽氏,见《路史》(60,62)。老子,即老聃,周时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聃亦作耼、耽。亦见《姓苑》(17)。 【变】与儋通(17)。 【布】安徽淮南(362)、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 【人】耽季,周时戴文王之子,为周司徒(9)。耽继周,原国民党张学良将军属下之军长(235)。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左权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姓氏考略》注引 《路史》云:“老子之后有耽氏。”老子名李耳;而“”,“耳大垂也”。故耽姓与老子之名有关。

猜你喜欢

  • 读音:Zào【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Pào/Paw, Pau【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南有此姓(68,261)。

  • 读音:Cì【源】 ①春秋时齐大夫简子赐之后,见《姓苑》(4,9,11,60)。②系自姬姓。鲁公族之后(8,60)。③春秋时孔子弟子端木赐之后,以字为氏(6,12,15,60)。【望】 清河(17,41

  • 读音:Yù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林氏所改。楚伐林,迁其民于郢,为氏。二是以祖名为姓。据说上古时,有一位叫华的人,学识渊博,大禹称他为师,向他学能耐,这位华就是氏的先祖

  • 读音:Lián【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安徽淮南(362)、辽宁黑山等地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清原,山西之运城、晋城,湖北之监利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

  • 偃师

    读音:yǎn shī陈太子偃师之后。(见《元和姓纂》)

  • 子翬

    读音:Zǐhuī【源】 春秋时鲁羽父之后有子翬氏,见《路史》(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路史》 注云: “鲁有子翚氏。”未道其详。

  • 读音:xiāo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见《山海经·大荒东经》)

  • 羅火

    读音:Luóhuǒ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 西哈哩

    读音:Xīhāli【综】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勒库之妻为西哈哩氏(260)。又,清正红旗满洲马甲通德之妻为西哈里氏,镶红旗满洲护军恩奇之妻为希赫里氏(260),〔西哈里〕、〔希赫里〕等似均系西哈哩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