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ōu

【源】 ①系自姜姓。炎帝之裔有舟国,因氏,见《姓源》(17,60)。②系自秃姓。相传彭祖之后有舟人国,其后以舟为氏(7,17)。③周时楚国有舟地,齐国有舟道,皆为地名,或以地为氏(60,62)。④舟牧,为古时主管船之官,其后或以官为氏(60,62)。⑤春秋时晋大夫舟之侨之后(12,15)。【望】 绛郡(17,60,418)。【布】 河北卢龙(289)、江西丰城(387)、北京、湖北武汉(91)等地均有此姓。【人】 舟宗闵,宋时端拱年登科(12,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鸡泽,山西之运城、晋城,湖北之武汉,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晋大夫舟之侨之后。” ②《姓氏考略》 注引 《姓源韵谱》 云: “姜姓,炎帝之裔有舟国,因氏。”③又注: “舟,楚地; 齐地有舟道。”或以地为氏。④又注: “舟牧为主舟之官。”或以官为氏。望出绛郡。

猜你喜欢

  • 读音:xiū【源】 见《氏族博考》(16)。脩为修之异体,作为姓,与修同源,但后世已分为二姓。【望】 永平(17,418)。【布】 四川成都(91)、台湾屏东(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脩炳

  • 圖莫蕭

    读音:Túmòxiāo【综】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桑杜之妻为图莫萧氏(260)。

  • 读音:tàn见《姓苑》。

  • 右閭

    读音:Yòulǘ【源】 见《姓苑》(9,11,17,62)。《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他。

  • 子駟

    读音:Zǐsì【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字子驷,后以为氏(7,12,17,21,60)。【变】 亦为驷氏(12)。【它】 驷氏本无子字,见《古今姓氏辨证》(7,60,62)。

  • 读音:Ài【源】 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公族之后,见《路史》(91)。《中国姓氏大全》收载,其注云: “历史上的罕见姓氏。据《路史》记载,春秋时楚国 (熊姓)同族中,有的改姓暧。”

  • 读音:qián【音】 针氏有Zhēn、Qián二音,且源出不同(26)。参见鍼(Qián)姓。【源】 黄帝之后有箴姓之国,见《国名记》。箴、鍼古时二音通读,其音亦通用(26)。故鍼氏系自箴姓。【变】

  • 读音:Hè贺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改姓。春秋时齐桓公有孙名公孙庆克,其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庆氏。西汉末子孙徙会稽山阴,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为避汉安帝父亲刘庆名讳,

  • 读音:É/Er,O【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托卜

    读音:Tuōbǔ元代蒙古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 《列传》 安扎尔,托卜氏。” “以姓为氏。”未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