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
【音】亦音Wǎn(26)。 【源】春秋时楚大夫莞苏之后(60,62)。 【望】吴郡(17,418)。 【布】浙江余姚有此姓(389)。 【人】莞恭,三国时吴国将军(21,62)。
现行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姓苑》,归 “平声”部。《姓氏考略》 注云: “音‘官’。楚莞苏之后。” (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音guǎn,不从。)
汉有莞路,琅邪人,御史中丞; 三国时吴有莞恭。
【音】亦音Wǎn(26)。 【源】春秋时楚大夫莞苏之后(60,62)。 【望】吴郡(17,418)。 【布】浙江余姚有此姓(389)。 【人】莞恭,三国时吴国将军(21,62)。
现行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浙江之余姚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姓苑》,归 “平声”部。《姓氏考略》 注云: “音‘官’。楚莞苏之后。” (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音guǎn,不从。)
汉有莞路,琅邪人,御史中丞; 三国时吴有莞恭。
读音:Hǎn【源】 ①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喜,字子䍐,后以王父字为氏,见《姓苑》(17)。②汉、晋时氐羌族中有䍐氏(15,17,21)。【望】 荥阳(17)。《姓氏词典》收载。
读音:Hǎlǎqítǎdài元代“色目人”姓氏,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译作“哈刺吉答歹”。
读音:Kùliùjīn【综】 西魏时代北三字姓,后改为斤氏(6,60,62,63)。疑系宿六斤氏之讹(70)。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元和姓纂》 云: “库六斤氏后改为
读音:Huì现行罕见姓氏。今甘肃之永登有分布。此姓系永登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亦未见载於古籍。(按: 旧或音suì,指扫帚,疑乃指物为姓?)
读音:Chénxià《姓氏词典》引 《姓氏急就篇》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xiàn见《姓苑》。▲<清>线国安,辽东人,广西提督。
读音:Chángdí《姓氏词典》有载。其注“长狄” 曰:“古族名,也叫长翟,春秋时狄人的一支。”盖上古狄、翟本通。详见“长狄”条。
读音:Bǐdīng【综】 彝族姓。属阿尔家支,云南丽江有此姓(375)。
读音:Kuī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大同、长治等地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gōng mèng【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卫襄公之子公子絷,字公孟,其孙以王父字为氏(7,12,17,60)。一说,公孟为之字(7)。【布】 北京有此姓(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