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ì

【源】①见《姓觿》(17)。②苗族姓。 【望】齐郡(17,418)。 【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人】薜国瑞,元时信州路推官(17)。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黄骅、山东之昌乐、安徽之泾县、江西之宜丰、湖南之益阳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 亦收藏,未详其源。

猜你喜欢

  • 读音:Cuàn《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其注云: “极罕见姓。”未详其源。

  • 读音:Kuān【源】 见《姓解》(9)。【布】广西陆川(360)、台湾台北、宜兰(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宽彻,明时湖北汉阳人,洪武进士,出使西域(20,2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

  • 奇津

    读音:Qíjīn【综】 明清时居住于黑龙江下流奇勒尔人姓,奇勒尔人有一部分后融入赫哲族(429)。

  • 读音:Qiàn现行罕见姓氏。今江西之永修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永修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 綦毋

    读音:qí wú【源】①春秋时晋大夫綦毋张之后(60,62)。②匈奴有綦毋氏(60,62)。【变】或作綦母氏,如《晋书》之綦母达,《北史》之綦母怀文,《唐书》之綦母潜,均作母。然《左传》綦毋张,石本、

  • 俟力代

    读音:sì lì dài俟力代,改为代氏。(见《万姓统谱》)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 后改为单字姓 “俟”、“鲍”、“代”。郑樵注云:“俟力代之为代”。“俟力之为鲍,俟力代亦为

  • 读音:nì【源】 见《姓苑》(9,60,62)、《广韵》(11)、《古今姓氏书辨证》(7)。或系春秋时楚人桀溺之后(15,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初见於 《姓苑》,其注云: “

  • 麥東

    读音:Màidōng【综】 佤族姓。世居云南沦源单甲区戛驮寨(161)。

  • 读音:Lèi【源】 ①青阳氏(即黄帝)娶干类氏(即嫘祖),生少昊,后有类氏(8,14,21,60)。②夷姓,见《姓苑》(11,21)。【望】 高密(17,418)。【布】 山东长清(317)、沂水(3

  • 阿尼

    读音:A-ní【综】 彝族姓。属阿拼家支,四川凉山地区会东有此姓(21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