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
【源】 见《姓苑》(12,15,60)。唐置衢州(故治在今浙江衢县),或以州名为氏(60,62)。【望】 江陵(17,60,418)。【人】 衢通,明时江西人,正德中福建建阳县县丞(15,21)。
罕见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俱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江陵人有衢氏。当以州名为姓。望出江陵。”古有衢州,春秋时越姑蔑地。唐置州。今属浙江省,原辖境相当于衢县、常山、江山、开化四县。
元代有衢仙; 明代有衢通,正德中建阳丞。
【源】 见《姓苑》(12,15,60)。唐置衢州(故治在今浙江衢县),或以州名为氏(60,62)。【望】 江陵(17,60,418)。【人】 衢通,明时江西人,正德中福建建阳县县丞(15,21)。
罕见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俱收载。《姓氏考略》注云: “江陵人有衢氏。当以州名为姓。望出江陵。”古有衢州,春秋时越姑蔑地。唐置州。今属浙江省,原辖境相当于衢县、常山、江山、开化四县。
元代有衢仙; 明代有衢通,正德中建阳丞。
读音:Huò霍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国名为氏,源自姬姓。周文王的儿子叔处被封于霍(今山西霍县南),建立霍国,后为晋国所灭。霍君的后人遂以原国名为姓,称霍姓。二是以封地为姓氏。晋献公灭霍国后
读音:Qìng【源】①汤七佐有庆辅(11)。②系自姜姓。齐桓公之子无亏生庆克,为齐大夫,亦谓之庆父,其后以王父字为氏(6,7,9,12,60)。③系自妫姓。陈桓公五世孙庆虎之后(5,7,17,60)。
读音:pí【源】 见《万姓统谱》(15)。 【人】 椑强、汉时人,见《印薮》(15,21,24,62)。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源。汉代有椑强、椑朗。
读音:lú后魏莫芦氏后改为芦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Biàn卞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曹姓。周文王第六子叔振铎的支庶子孙曹庄,在鲁国做官,被封于卞邑,时称卞庄子,他的后代就以“卞”为姓氏,相沿至今。以封邑名为姓氏。二是出
读音:Rǎngsì【源】 孔子弟子壤驷赤之后,见《家语》、《姓氏英贤传》(60,62)。【望】 京兆(17,418)。【人】 壤驷射,汉时光禄大夫,宜陵侯(6)。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读音:Lóu【综】 源出不详。浙江萧山有此姓(209)。
读音:hún【源】 见《姓苑》(15,17,21)、《正字通》(91)。即浑沌氏(60)。【变】 亦作混沌氏,后去水作昆氏、屯氏,见《风俗通》(60,62)。【望】 高昌(17,418)。【布】 北京
读音:Hēitèlǐ【综】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董绍之妻为黑特里氏(260)。
读音:Ālí《姓氏词典》 引 《金史》 收载。其注云: “金有阿离补、阿里合懑。”未详其源。(按: 当即“阿里” 之别译,为女真族姓氏。参见 “阿里”条; 又: 阿,《姓氏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