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iāng

【源】 ①襄,春秋时齐大夫食邑,因氏。《左传》齐有襄罢师、襄伊(17)。②系自姬姓。春秋时鲁庄公之子遂,字仲,襄为其谥,子孙以谥为氏。仲居东门,亦称东门氏(11,12,15,17,60)。③古襄国,故城在今湖北襄阳,春秋时入楚,后遂有襄氏,见《国名纪》(17)。一说,楚大夫襄老之后(1,60,62)。又,《淮南子》载,楚恭王时有襄微,在襄老之前,故楚之襄氏不始于襄老(60,62)。【望】 太原(17,418)。【布】 大陆(91)、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襄楷,汉时平原隰阴人,善天文阴阳之术(15)。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江西之上犹,山西之临汾、长治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①郑樵注云: “姬姓。鲁庄公子公子遂,谥襄,故曰襄仲,子孙以谥为氏。”② 《姓氏考略》据《风俗通》注云: “楚大夫襄老之后。” ③又,其引张澍之论云: “ 《左传》齐有襄伊; 《淮南子》楚恭王时有襄微,俱在襄老、襄仲之前,是襄姓不始于襄仲、襄老也。”未详其始。(按: 襄老为楚庄王臣,死于鲁庄十二年晋楚邲之战,楚恭亦作 “”,王为庄王子,而襄微为共王臣,焉能谓襄微在 “襄老之前”? 张澍误矣。)

东汉有襄楷。

猜你喜欢

  • 读音:yù【源】 ①见《姓苑》(7,9,15,21)。鲜卑姓,见《西秦录》(7,24,60)。②裕庚,清汉军正白旗人,光绪年间曾任驻法公使,其后裔以其名之第一字裕为姓。【布】 浙江萧山(209)、湖南

  • 仇繇

    读音:Qiúyóu历史上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仇由” 云: “周末时小国。为智伯所灭,后人以国为氏。一作仇繇。”

  • 多利思

    读音:Duōlìsī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隋书》 曰: “倭国王之姓为多利思。”

  • 读音:Shēn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其注云: “即㜪姓。” 见 ‘㜪’ 条。

  • 無圉

    读音:Wúyǔ【源】 ①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公子无圉之后,见《姓考》(17,62)。 ②楚大夫无圉之后,见《广韵》(6,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广韵》注云:“出自楚,芈姓。”

  • 读音:Zán《姓氏词典》 引 《五方元音》 收载,其注云:“系咱姓分族”。(按: 音从《汉语大字典》,《姓氏词典》 音zái,误。)

  • 喇扛

    读音:Lǎkáng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陇川有分布,或改为汉姓“项”。《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有载,未详其他。

  • 貢姆

    读音:Gòngmǔ门巴族姓氏。本氏族名,属父系氏族,或以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门巴族》。

  • 读音:Wèi魏姓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出自姬姓,以邑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受封于毕,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毕公高的后代毕万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他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便以邑为氏,称为魏氏。这

  • 读音:Jī【综】 源出不详。见《中国姓氏集》(62)、《中华姓府》(63)。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