豢
【源】 豢龙氏之后,见《姓源》(17,62)。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氏寻源》注云: “出自豢龙氏之后。” 《中国姓氏大全》则云: “极罕见姓。为豢龙氏所改。”
【源】 豢龙氏之后,见《姓源》(17,62)。
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氏寻源》注云: “出自豢龙氏之后。” 《中国姓氏大全》则云: “极罕见姓。为豢龙氏所改。”
读音:Dōngyáng【源】 春秋时鲁、齐、晋皆有东阳之地。鲁之东阳在泰山南,齐之东阳近莱,晋之东阳在魏郡广平以北。必其先列国大夫以采邑为氏者(7,60,62)。一说,出东阳郡,见《姓苑》(12,21
读音:Cáo/Tsaur,Tsau【综】源出不详。陕西城固有此姓(383)。
读音:Cāojiā【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大凌河(23,63,260)。【变】一作〔曹佳〕(260)。【人】清正蓝旗满洲马甲张巴诗之妻为操佳氏(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大凌河地方,乃蒙八旗
读音:Túsè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十一派,出黑龙江懋塔哈村、萨哈尔察、沙济、黑龙江阿克底村、浑春、黑龙江、尼马察、黑龙江穆理哈村、安巴西穆讷、沈阳、锦州等地(23,63,180,260)。【变
读音:sì fú jīn【综】 代北姓。后改为伏氏,见《魏书》(7,9,12,17,27)。一说,亦改为斤氏、俟氏(27)。一说,即〔侯伏斤〕(12,27)。亦作侯伏(70)。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
读音:líng zhōng陵终氏,王莽曾祖翁孺与东平陵终氏有怨。(见《通志·氏族略》)
读音:Fēn【源】 非汉族姓(60)。【望】 魏郡(17,60,418)。【人】 纷疆,战国时魏臣(7,11,15,17,60)。纷陁,东晋末南凉秃发乌孤之部将,鲜卑人(242)。罕见姓氏。《新编千家
读音:zǔ【源】 北魏时改代北鲍俎氏为俎氏(60,62)。【变】 一作〔爼〕(17,62)。【望】 山东(17,418)。【布】 河南临颖(339)、林县(343)、辽宁(92)、河北乐亭(334)、
读音:Jié《姓氏词典》有载, 其注“”注云: “一作‘卩’。”未详其源。
读音:Hé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有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