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hī【源】 见《姓苑》(12,21)。【望】 京兆(17,418)。【人】 脂习,三国时魏京兆人,官中散大夫(7,12,21)。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源
读音:Kūn/Kuen,Kwun【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郑成公太子髠顽之后,见《姓源》(17,62)。【变】 亦作〔髡〕(91)。【人】 髠屯,春秋时郑国外仆,见《左传》(11)。
读音:Wūshílán【源】 代北人姓(6,9,12,17,27)。【变】 北魏时改乌石兰氏为石氏(6,12,27,60)。北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庾信之夫人原为乌石兰氏,乐陵人,系晋司徒乐陵公石苞
读音:xī【源】 ①见《姓苑》(15,21)。 ②傣族姓(164)。【布】 安徽淮南(362)、云南(164)、四川成都、北京(9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黑龙江之嫩江县,山西之太原
读音:Qiāng【源】 见《姓苑》(9,15,21,24,60)。【望】 荥阳(17,418)。【布】 四川成都(91)、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枪传,汉时人(15,21,24)
读音:Gōng公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春秋时鲁昭公的两个儿子衍和为,世称公衍、公为。其后代子孙便以祖上爵位为姓。公姓发源于山东,后以山东、浙江为主要聚居地。公姓历史人物有春秋时期的公子闾,被昭王指定
读音:Jū【源】 黄帝之子25人,得姓者12,其一为拘,见《潜夫论》(5,63)。一说,即苟氏。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引曹玉林、鄂木尔《新
读音:Quē【源】 ①尧时有阙侯,后因氏,见《姓源》(17)。②阙党童子之后,见《风俗通》(1,7,11,12,17)。阙党,地名,即阙里,故地在今山东曲阜境。③阙门氏之后(60)。【望】 下邳(17
读音:Gù【源】 见《姓觿》(17,63)、《正字通》(86)。【望】河东(17,418)。《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其注称:“郡望:河东。”未详其源。
读音:Tóngluó【源】 唐时回纥外九部,第五姓为同罗氏,见《唐书》。同罗为铁勒之别部,以部为氏(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唐书》: ‘回纥九姓,五曰同罗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