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拔
贺拔下邳,与后魏同出阴山,代为酋长,北人谓地为拔,总有其地,土人相贺,因以为氏。(见《尚友录》)
其先与魏俱出阴山,代为酋长,北方谓土为拔。总有土地时,人相贺,因为贺拔氏。(见《魏书·贺拔胜传》)
▲〈北齐〉贺拔允,尖山人,侍中。〈后魏〉贺拔岳,武卫将军。
贺拔下邳,与后魏同出阴山,代为酋长,北人谓地为拔,总有其地,土人相贺,因以为氏。(见《尚友录》)
其先与魏俱出阴山,代为酋长,北方谓土为拔。总有土地时,人相贺,因为贺拔氏。(见《魏书·贺拔胜传》)
▲〈北齐〉贺拔允,尖山人,侍中。〈后魏〉贺拔岳,武卫将军。
读音:Hàgābùruì【综】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435)。
读音:Yìqú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有载,其注“义渠” 云: “古西戎国名,又作 ‘仪渠’。今甘肃省安化、合水、正宁、环宁、泾州诸县皆其地,秦义渠县城在今宁县西北。”参见 “义渠
读音:yòu gōng【源】 春秋时卫国有右公子之官职,后以官为右公氏(7,9,17,60)。【人】 右公弼,汉时人,见《印薮》(15,21)。一作右氏名公弼。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bǎi chéng【综】 柏成子高为尧时诸侯,见《风俗通》(1,12,63)。张澍云:柏成非复姓(26)。一说即伯成(17,21)。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引 《风俗
读音:Āilè【源】 黔东南苗族姓(402)。
读音:zǐ qī【源】 系自姓,春秋时楚平王之子结,字子期,为大司马,死于白公之难,后世以其字为氏(7,12,15,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jìn尽言,眉山人,秦桧死,推汤鹏举为侍御史。(见《奇姓通》)
读音:Lǎmǐyáng阿昌族姓氏。今云南之潞西有分布。本意为“马”,乃由回族马姓所融。见 《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
读音:Jiū/Jiou,Jyou【源】 见王圻《续文献通考·分韵姓氏》(19,21)。
读音:Gālìbā【综】 蒙古族姓。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苏木有此姓(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