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ùn

鲁大夫食邑于郓,后以为氏。(见《姓谱》)

猜你喜欢

  • 豆盧

    读音:Dòulú【源】 豆卢氏为北魏时白部鲜卑人姓(44)。拓跋部人称徒河鲜卑为白部(78)。其先本姓慕容氏,为前燕支庶。一说,燕主慕容廆之弟西平王运之孙右卫将军、北愍王慕容精降北魏,北人谓归义为豆卢

  • 參胡

    读音:Shēnhú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引《史记·楚世家》 收载。《史记·楚世家》载: 古帝颛顼裔孙有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 二曰参胡;

  • 哏孔

    读音:Génkǒng现行景颇族姓氏。今云南之盈江有分布,汉语意为“岳”。此姓系盈江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柯祗

    读音:Kēzhī《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据 《魏书·官氏志》云: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柯氏。”

  • 读音:Yān燕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都是以国名为姓氏。一是出自姬姓,召伯封于北燕,其后以国为氏。二是出自姞姓,黄帝之后有南燕国,后以国为姓氏。燕姓发源于河北,长期繁衍于古燕国所辖之地

  • 读音:qìng庆氏,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字为氏,今无亏之子庆父,其后为庆氏,此又以父字为氏,而不以王父字为氏也。(见《万姓统谱》)齐公子无亏生庆克,其后为庆氏。(见《通志·氏

  • 必喇勒

    读音:Bìlǎlè【综】 清时黑龙江地区赫哲族人姓(429)。

  • 读音:chuò【音】 亦音Chuò(17,76)。【源】 宋时兴州刺史折惟昌所部啜讹之后(60,63)。党项姓(445)。【望】 河西(17,418)。【布】 山西汾阳(278)、台湾台北(68,26

  • 读音:zuò【源】 ①周公之子,封于胙,是为胙伯。滑州胙城(故城在今河南延律北35里),是其国,后为南燕所并,子孙以国为氏(7,15,17,60)。 ②周公之子祭公之后有胙氏,见《路史》(60,62)

  • 孔古爾

    读音:Kǎnggǔěr【综】 清驻防新疆锡伯族姓,汉姓为孔、巩二姓(201)。锡伯族姓氏。后或改单姓 “孔”、“巩”,盖取其首音谐以同音或音似之孔、巩字而得。见《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