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hūjī【源】①彭姓分也(8,60,62)。大彭(即彭祖)之裔封诸,后徙封稽,因氏(17)。②越大夫诸稽郢(即诸稽到)之后(17)。 【变】又作〔诸暨〕(8,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
读音:Wūlíng【综】 金人之姓。《金史》有乌陵用章为大兴尹,封卫国公(17,62,63)。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姓氏词典》引 《希姓录》 注云: “乌陵用章,金国人。”疑此姓
读音:Hǎjí珞巴族姓氏。出自阿帕塔尼部落。本氏族名,或以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ā yì duō【源】 西域人姓(7,12,27,60)。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西域人”。《姓氏考略》据《姓谱》亦注云: “西域人姓有阿逸多氏。”
读音:Bùhuā《姓氏词典》 引 《姓解》收载。“元有不花马璘、不花掌吉”。(按: 疑此为元人名,非姓也,姑收录。)
读音:kuì与蒯同,今临海有此姓。(见《古今姓氏书辨证》)
读音:Gōngshèng【综】 公胜生著书,见《汉书·艺文志》(9,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源。《汉书·艺文志》有《公胜子》五篇。
读音:Chìzhǎn【综】 ①金时女真人姓(17,60,71)。后改为张氏,见《北风扬沙录》(71)及《金史·赤盏晖传》(56,71)。②赤盏即颜盏,见周春《辽金元姓谱》(33)。③石盏、赤盏、食盏,
读音:Lǘqiū闾丘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地名为姓。春秋时,邾国(在今山东邹县境内)有地名闾丘邑,当地人遂以邑名为姓。二是源自齐国大夫闾丘婴之后。闾丘姓早期活动于山东一带,如今北京、上海等
读音:Péi裴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祖辈封地为姓氏,出自嬴姓,为伯益之后。伯益子孙封于(péi)邑(今山西闻喜),至六世孙苹陵,周僖王时被封为解邑君,他以祖辈的封地为姓氏,去掉“邑”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