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Kàn

【源】 ①黄帝支系姞姓之裔封于阚,即寿张之阚乡(故城在今山东阳谷、河南范县境内),后因以为氏(17,62)。②阚,春秋时齐邑(故城在今山东汶上西南之南旺河中),鲁昭公取阚,即为其地,齐大夫食采于此,因氏(6,7,12,17,60)。一说,春秋时齐悼公大夫阚止之后(6,7,12,17)。③满族姓。【望】 会稽、天水(12,17,21,60,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江苏、山东等省多此姓,2省阚姓约占全国阚姓人口55%。【人】 阚泽,三国时东吴名将,会稽山阴人(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涉县、乐亭,山东之鱼台、平度、昌乐、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湖北之老河口,安徽之泾县,广东之澄海,广西之田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齐卿阚止之后也。” 《姓氏考略》 亦注: “音 ‘瞰’,齐邑,鲁昭公在乾侯取阚是也。齐大夫食采者氏焉。望出天水、会稽。” 阚本邑名,此当以邑为氏。阚邑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

三国时吴有阚泽,山阳人,太子太傅; 唐代有阚棱,章丘人,越州都督; 宋代有阚洞、阚洙; 元代有阚文兴,建康人; 明代有阚云,成化举人,任知县;又有阚继禹,嘉靖进士。

猜你喜欢

  • 读音:wú【源】 与无不同,见《中华姓府》(63)及《中国姓氏大全》(91)。【布】 北京、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无泽,上古与舜为友。(见《尚友录》)河南新郑有无氏。(见《万姓统谱》)

  • 珠格德

    读音:Zhūgédé【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克什克腾(23,63)。 【变】 清镶红旗蒙古马甲富刚之妻为朱克特氏(260),〔朱克特〕似即珠格德之异译。 【人】 珠格德巴尔都,清镶蓝旗人,世居克什克

  • 读音:yǔ【源】 ①系自姬姓。春秋时郑穆公之子挥,字子羽,其孙颉,奔晋为仕大夫,后以王父字为氏(6,7,9,15,60)。②北魏时改代北羽弗氏为羽氏,见《魏书·官氏志》(6,11,12,15)。【望】

  • 吉學

    读音:Jíxué【综】 苗族姓。世居贵州松桃,汉姓有欧、贺二氏(116)。

  • 读音:tóng【源】 ①系自姒姓。周时彤伯,盖系彤城氏之后,见《史记》(60,62)。②系自姬姓。周成王支庶封于彤(故城在今陕西华县),后以国为氏,见《路史》(11,12,17,21,60)。【变】

  • 诸葛

    读音:Zhūgě诸葛姓主要是以地名为姓氏,葛姓居诸县,当地居住者有以诸葛为姓氏者。诸葛姓发源于山东,望族居于琅琊郡(今山东诸城、临沂一带)。诸葛姓最有名的历史人物当然就是诸葛亮,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

  • 子鞅

    读音:zǐ yāng【源】 系自妫姓,春秋时陈僖公之子简子齿,为子鞅氏,见《世本》(6,12,21,60)。一说,春秋时陈桓子曾孙诸御鞅之后,见《姓源》(17)。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

  • 读音:yú【源】 系自姓姬。春秋时郑公族之后有渝氏(8,60,62)。【变】 通作喻(60,62)。【布】 四川成都、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91)。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湖北之武汉、广东之高要、

  • 读音:Ruì【源】 见《字汇》(25)、《集韵》(86)、《康熙字典》(62,80)。《姓氏词典》 引《集韵》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汉语大字典》 音shuì,姑兼收以备考。

  • 禄葉哷

    读音:Lùyèliè【源】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黑龙江、三姓等地(23,63,180,260)。按,清时三姓城,故址在今黑龙江依兰,又名依兰哈拉,满语“依兰”为三,“哈拉”为姓。因努叶勒、葛依克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