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
【源】 见(直音)(15,63)。或同雋姓。【布】 山东青州、淄博等地均有此姓。
《姓氏词典》 引 《新编千家姓》 收载,其注云:“即隽姓。”
【源】 见(直音)(15,63)。或同雋姓。【布】 山东青州、淄博等地均有此姓。
《姓氏词典》 引 《新编千家姓》 收载,其注云:“即隽姓。”
读音:Hǎdá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译作“哈答歹”。
读音:Miémí【源】 西夏人姓(31,24)。【变】 亦作〔密密〕(24,101)、咩铭(101)。【人】 西夏国主德明之妃为咩迷氏,一作密密氏(31,101)。咩迷乞遇,西夏臣(24,40)。《姓
读音:zǐ guó郑穆公生子国发,其后为子国氏。(见《世本》)郑公子发,字子国之后。(见《万姓统谱》)
读音:Yìnwú《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希姓录》注云: “以地名为姓氏。允吾,县名,金城郡允吾县。( 《汉书·地理志》)在今甘肃皋兰境内。”(按: “允吾县”之“允”,《汉语大字典
读音:pén chéng【综】 战国时盆成括仕齐,其子避难改为成氏,见《广韵》(17,60)。一说,改为盆氏(7)。【望】 齐郡(17,418)。【变】 一作〔盆城〕(418)。历史上较罕见姓氏。《郑
读音:zhòng cháng齐后有仲长氏。(见《路史》)▲<汉>仲长统,哲学家。<唐>仲长子光,洛阳人。
读音:Duānsūn/Tuansun【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Ābùsī唐代回纥族姓氏。《新唐书》有载。回纥九姓之一有思结,其别部称“阿布思”。族人或以部族为氏,其酋长太宗封刺史。唐有阿布思·颉利发。
读音:shì jī【源】 汉时广野君郦食其之玄孙,赐改姓为食其氏,元孙武,任侍中,遂改为侍其氏(6,7,11,17,60)。【望】 高阳(418)。【布】 上海有此姓(91)。【人】 侍其类,明时开封
读音:Mò【综】 源出不详。山东新泰(359)、安徽淮南(36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安徽之贵池,山西之太原、阳泉及雁北地区有分布。贵池市公安局提供; 《山西人口姓氏大全》亦收,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