鞄
读音:Páo/Paur,Pau
【源】通鲍,见《金文编·革部》(86)。
【源】通鲍,见《金文编·革部》(86)。
读音:Gāi【源】 见《姓苑》(15,21)。黄帝生少昊,少昊生该,该曾任金正(为古制五官之一),即蓐收(60,62)。其后有该姓。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收载。《姓氏考略》 注云
读音:Sōngchǔkè【综】 清镶白旗满洲马甲恒福之妻为松楚克氏(260)。
读音:Wèiyuè【源】魏有慰越氏,今作迟氏,见《希姓录》(22)。《姓氏词典》 收载,其据 《希姓录》 注云:“北魏姓。”
读音:Kuò/Kuoh,Kwo【综】 源出不同,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Jiālóng珞巴族姓氏。本部落名,或以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Fǔ【源】 ①有虞氏之后有辅氏(60,62)。有虞氏即舜,受尧禅为天子,以其先国于虞,故称有虞氏。②系自姬姓。春秋时晋大夫辅跞之后(6,17,60)。一说,晋智果别族于太史氏为辅氏(12,17,
读音:bīn【源】 见《姓苑》(15,21,60)。【布】 湖北钟祥(388)、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彬宝,晋时江夏人,见《陶侃别传》(11)。彬霁,唐时人,撰《秘苑状启》四卷(15,21,60)
读音:Zhásètè【综】 清正红旗蒙古护军巴扎尔之妻为扎色忒氏(260)。
读音:Gāhèn珞巴族姓氏。与嘎得氏同源,出自苏龙部落,系母系氏族,其图腾为灶灰。本氏族名,或以代姓。见《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
读音:Gōnglǚ【源】 见《姓解》(9,63)。《姓氏词典》 引 《姓解》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