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诗词古文>韩鑅生平

韩鑅生平介绍

韩鑅(1729-1804),贵州毕节人,清朝大臣。韩鑅历官几十年,关心百姓疾苦、声扬远播,齐、楚、吴、豫之间,人皆称赞。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捐通判拣发河东,初任山东东昌府上河通判,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迁沂州府同知,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擢安徽颍州府知府,四十年(公元1775年)迁江苏淮徐海道,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授河东河道总督。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授工部右侍郎,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调户部右侍郎,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调兵部右侍郎。
>>查看韩鑅的诗词古文

事迹

  奏言:“山东运河,赖汶、泗来源及各湖接济。汶河上游东平戴村等处民堰,对岸沙淤,应凿滩抽沟,以展河势。泗河下游即为府河,自安居、十里二斗门入运,河浅堰卑,亦当疏治。蜀山、马踏、马场、南旺诸湖,现当济运泄水,堰根显露,正可取土培堤。”七月,河决祥符焦桥,疏请罪,上原之。工竟,命优叙。未几,河又决仪封曲家楼、青龙冈、大李家庄、孔家庄,凡溢四口。上令江南河道总督李奉翰赴工会督。水全出青龙冈,而孔家庄等三口皆塞。又命大学士阿桂履勘,又令山东巡抚国泰赴工会督。工垂竟,坝蛰复溃。大学士嵇璜议引河北流复故道,上以谘阿桂、李奉翰及鑅。鑅疏言:“青龙冈始漫,势甚汹涌,是以倒漾北行,分入沙、赵二河,穿运归海。未久旋即断流,仍行南注。地势北高南下,若于南岸建堤堵截,欲回狂澜使之北注,诚如圣谕必不能行。水性就下,未便轻议更张。”阿桂等所奏亦略同,乃寝璜议,惟以河水北行既已断流,责鑅何不即时具奏。

  四十七年正月,坝复蛰。上闻运道河以南深通,河以北多淤垫,命鑅往微山湖北运河察勘。二月,赴济宁,会国泰及巡漕御史毓奇察勘,请自济宁在城闸至峄县黄林庄,筑土堰、柴坝、椿埽、桥梁,设水站,置绞关;鑅并请察勘毕,还青龙冈工次。

  上命鑅往来督察

  上命鑅往来督察,复勘伊家河、荆山桥诸地水势,请浚铜山潘家屯引河益使宽深,并浚骆马湖、六塘河及济宁南北徒骇、马颊、伊家等河。时青龙冈坝屡筑屡蛰,鑅遵上指迅筹宣泄,使黄水渐消。复还青龙冈工次,会阿桂等于兰阳三堡改筑大堤,浚渠导水出商丘七堡入正河故道。鑅旋以父忧去。

  事迹

  韩鑅历官几十年,关心百姓疾苦、声扬远播,齐、楚、吴、豫之间,人皆称赞。任河东河道总督时,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黄河在开封决口,他担当防洪大任,率民修河,历时十余月,都在工地,从未回过家,修、防、堵、筑,各工并举,大功告成。当时其父在他的官署山东济宁病危,他也未能回家探望,不久父病逝,也未敢请假扶柩回籍,直到第二年才得以扶柩回贵州安葬。

  四十八年三月,青龙冈工始竟。四十九年,服阕,授工部侍郎。部议鑅任河督时应偿帑十四万馀两,诏免十之七。五十四年,命会勘通惠、温榆二河,及朝阳门外护城河。调户部。五十五年,命往江南会同江南河道总督兰第锡督防汛。嘉庆三年,调兵部。四年三月,命守护裕陵。六年,以年老休致。九年,卒。享年七十六岁。

  韩鑅是有名的画家,工画花卉。他画的画多流传在北方。辽宁省辽阳县博物馆收藏的一座祝寿屏风上面即有兵部侍郎韩鑅画的一幅兰花。他画兰花在当时颇有名气。贵州博物馆藏有一幅黄国瑾墨兰立轴,题款云:仿石仓、序东两家笔法。序东即韩鑅。可见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韩鑅画兰为大家所推崇。

猜你喜欢

  • 杨虞卿

    杨虞卿,字师皋,虢州弘农人。杨宁之子。元和五年进士,为校书郎,擢监察御史。与阳城友好。李宗闵甚器重他,历官弘文馆学士、给事中、工部侍郎,官至京兆尹(首都市长),太和九年七月一日甲申,贬虔州司马,卒于任上。

  • 陈子良

    陈子良(公元?-632年),字不详,吴人。生年不详,卒于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在隋时,任军事统帅杨素的记室(掌章表书记文檄的官员)。入唐,官右卫率府长史。与萧德言、庾抱,同为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学士。子良著有文集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 王涤

    唐并州太原人,字用霖。王涣从兄。昭宗景福中登进士第,累官中书舍人。哀帝天祐间,避乱入闽。四年春,王审知开无遮大会,涤与诗人韩偓、崔道融皆预会。终于闽。能诗,与贯休友善。

  • 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蔡幼学

    蔡幼学(1154-1217),寿64岁,字行之,瑞安新城人。1172年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卒谥文懿,病逝京都,归葬永嘉洋岙山。他是永嘉学派巨擘陈傅良的弟子,关系密切,学术观点相近,遂成为永嘉学派继承者。

  • 吴倧

    吴倧,字尚贤,歙县(今属安徽)人。有《渔矶脞语》、《渔矶续语》,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吴尚贤渔矶脞语序》、《吴尚贤渔矶续语序》。

  • 甘复

    元明间江西馀干人,字克敬。元末,从张翥游。洪武初,以前元遗民,为士林所推重。惜诗篇什散漫,仅存手墨于同里。

  • 王宏撰

    王宏撰(1622~1702年)字修文,亦字无异,号山史,陕西华阴县人,清代关中著名学者。王宏撰一生无意仕途,潜心治学,顾炎武赞其勤学不倦。他擅长古文,韵味精深。文章之外,亦工书法,仿王羲之,兼学颜真卿和米芾,在关中曾撰书了许多碑志。他精通金石学,善鉴别书法名画和金石文,著作有《砥斋集》12卷、《周易筮述》8卷、《正学偶见述》1卷、《山志》6卷。

  • 时彦

    时彦(?—1107),字邦彦,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己未科状元。存词仅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