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倒
见《广西中草药》。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或野菊C.indicumL.的根。解毒,利水。①治疗疮,喉癣,癃闭。内服:煎汤,30~60克,或捣汁和酒服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浙贝母之药材名,详该条。
【介绍】:见吴其浚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丁香蓼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橹罟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隋书·外国传》。即胞衣。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紫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色诊之一。黄为湿着之色,属脾。临床上主湿,主血虚。黄而光亮,脾胃湿热;黄而暗淡,寒湿困脾;萎黄淡白,脾虚血少;萎黄而带白斑,有虫积;黄色而光泽明润者,有胃气;枯槁晦滞者,多属危重证候。《素问·脉要精微
古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大泻刺(《针灸甲乙经》注:一作太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是指用铍针切开排脓的方法。实为外科治疗方法的一种。古代列于针刺疗法之内。以其切开痈肿,畅泻脓血,故名大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