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不寐

不寐

病证名。出《难经·四十六难》。又名不得卧不得眠、不能眠、失眠等。指睡眠时经常不易入眠,或睡眠短浅易醒,甚至整夜不能入眠之症。《景岳全书·杂证谟》:“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不寐虚症,多因阴血亏损,中气不足,或心脾两虚所致。因阴血不足,心失所养者,常兼虚火偏亢,症见心烦失眠,头晕耳鸣,甚则五心烦热多汗口干舌红、脉细数。治宜滋阴养血为主。火亢则兼降心火,方用酸枣仁汤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因中气虚弱者,症见失眠,神疲乏力,食欲减退。治以补气为主,方用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减。因心脾两虚所致者,症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饮食减少,面色少华,舌淡,脉细。治宜补益心脾。方用归脾汤寿脾煎等。也有因胆虚所致者,详见胆虚不眠条。实证不寐,有外感时邪和内邪滞逆之不同。外感时邪者,有表热不得卧里热不得卧半表半里热不得卧血热不得卧气热不得卧余热不得卧虚烦不得卧等。详各该条。内邪滞逆者,又有痰浊内阻、水气凌心肝火胆火、胃中不和数种。痰浊内阻者,症见不寐,呕恶胸闷,苔腻脉滑,治以化痰为主,用温胆汤加减。水气凌心者,症见不寐而心下动悸,胸中漉漉有声,治宜逐饮祛湿,用平胃散控涎丹等方。肝火、胆火、胃中不和者,详见肝火不得卧胆火不得卧胃不和卧不安等条。

猜你喜欢

  • 一笔勾

    《疡医大全》卷八方。蚰蜒虫三十至四十条,冰片四分。同入罐内,即化为水,入麻油半两,封口收藏。治肿毒。初起用笔圈涂患处四周,频频圈之即消;脓已成敷满,留顶透气。

  • 丁锦

    【生卒】:十七至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生。字履中,号适庐老人,江苏云间(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平事迹未详。他根据一种古本《难经》,加以摘注而著成《古本难经阐注》一书。

  • 郁热失血

    证名。《金匮翼·诸血统论》:“郁热失血者,寒邪在表,闭热于经,血为热迫,而溢于络外也。勿用止血之药,但疏其表,郁热得舒,血亦自止。……若肺气已虚,客热不去,咳嗽咽干,吐血嗽血者,宜以甘润养血为主,而以

  • 评注史载之方

    见周氏医学丛书条。

  • 利如膏血

    病证名。指痢疾排出呈脂膏血性的大便。《诸病源候论》卷十七:“此是赤利肠虚极,肠间脂与血俱下,故谓利如膏血也。”为湿热之邪郁结肠间,损伤阴络所致。治宜滋血养阴。用驻车丸。

  • 曲节草

    ①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节节花之别名。②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白马骨之别名。各详该条。

  • 耳垂

    ①经外奇穴。出《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刺疔捷法》。位于耳垂前面中点。主治锁口疔等。直刺0.1寸,或点刺出血。②耳的部位。耳轮之垂下处。又名耳坠、耳垂珠。

  • 八淋

    指八种淋症。①指冷、热、气、劳、膏、砂、虚、实等八淋,见《华氏中藏经·论淋沥小便不利》。②指劳、血、热、气、石、膏、砂、冷等八淋,见《东医宝鉴·内景篇》。

  • 挪手腕法

    正骨手法。见《陈氏秘传》。用于腕关节脱臼的整复。以右腕为例:患者正坐仰掌,医者以左手托捏伤臂固定不动,再以右手握其掌部,用力拔伸,感到关节滑动声即已复位。

  • 月潮

    见《古今医统》指月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