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丁香蓼之别名,详该条。
供敷贴用的膏剂。参见膏剂条。
解剖部位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两骨相连接处。详关节条。
胃的主要功能之一。指胃能把饮食物消化为食糜的过程。《难经·三十一难》:“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海,见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白及之别名,详该条。
由气血受邪毒所困而壅塞不通,引起局部肿胀的症状。《素问·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灵枢·痈疽》:“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
①出《备急千金要方》。即胡麻花,详该条。②出《千金方》。为麻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妊娠中湿。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又名《雷公药性赋》、《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4卷。原题李杲编辑。本书卷首有“元山道人”的原叙一篇,自称为本书的作者,但无年月。内容有总赋,包括寒、热、温、平四赋,其次为用药发明,总论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