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外卫生要旨

中外卫生要旨

养生学汇编。5卷。清·郑官应辑。刊于1890年。前3卷为国内的养生保健资料,除辑录文史、佛、道诸书养生论述外,合刊了《却病延年动功》、《易筋图说》、《八段锦坐功图》、《真人咏蛰龙法》、《六字延寿诀》、《重刊太乙针方》等有关养生、导引针灸等书,增补了《随息居饮食谱》;卷4~5为国外部分,有《泰西卫生要旨》及其补充资料。全书虽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论述,但编排杂乱观点兼收并蓄,应分析批判地对待

猜你喜欢

  • 五禁

    ①即五味所禁的简称。详该条。②《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针刺治疗中五禁、五夺、五逆、五过、九宜的意义。文中着重介绍了针刺五禁的内容,故名。

  • 八味逍遥散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加味逍遥散第一方,见该条。

  • 阴气

    与阳气相对。泛指事物的两个相反相成的对立面之一。就功能与形态来说,阴气指形质;就脏腑机能来说,指五脏之气;就营卫之气来说,指营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内里的、向下的、抑制的、减弱的、重浊的为

  • 面髎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泣。见该条。

  • 蟹睛

    病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零六。又名蟹睛疼痛外障、蟹目、蝇头蟹眼、蟹睛横出、离睛、损翳、蟹珠、蟹睛翳、黑珠翳。多由肝火上攻,黑睛翳溃或外伤所致。证见黑睛破损,黄仁从破口突出如珠,形似蟹眼,周围绕以白

  • 化痞

    即消痞。详该条。

  • 阳胜

    即阳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见阳盛条。

  • 赵佶

    【生卒】:1082~1135【介绍】:宋代皇帝,即宋徽宗。撰有《圣济经》十卷,并曾下诏校正《证类本草》、编修《圣济总录》等,对医学颇为关注。

  • 心为汗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心主血,汗为血之液,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五脏主五液中,心为汗。参见心主汗条。

  • 牛蒡子汤

    ①《证治准绳·幼科》集二方。炒牛蒡子、玄参、升麻、炒桔梗、***、黄芩、木通、甘草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一至二钱,水煎服。治小儿咽喉肿痛。②《外科正宗》卷二方。葛根、贯众、甘草、豆豉、牛蒡子(半生,半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