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惊涎入肺,详该条。
见隔姜灸条。
经穴名。代号ST34。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郄穴。位于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距髌底外侧端2寸处。另说在膝上三寸(《千金要方》);在膝盖骨上尽处陷中(《循经考穴编》广注
综合性医书。金·张元素撰。1卷。撰年不详。此书分述风、破伤风、厉风、伤寒、咳嗽、吐、热、疟、眼、衄血、消渴、疮疡诸病证。论证简要,选方不泥于古,自拟效方大多平正可取。现有《济生拔萃》本。
口腔的上壁。分硬腭与软腭两部分。硬腭在前,以骨质为基础;软腭在后,由粘膜及肌肉组成。
隔饼灸之一。用胡椒末和面粉等量,调制成3毫米厚的薄饼,中央按成凹陷,放入药末(丁香、肉桂、麝香等分)少许,上置艾炷施灸。适用于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等症。
证名。见《疮疡》。泛指顽固性皮肤病的奇痒证候。
制药学专书。3卷。刘宋·雷敩撰,胡洽重订。约成书于5世纪。本书记述了制药学的基本知识,收载约300种药物的炮炙加工方法。原书早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雷公炮炙药性赋解》、《本草纲目》等书中。1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孙一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