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浆草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泽漆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泽漆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麻疹泄泻,多由胃肺热毒,下移于肠所致。《古今医鉴》:“麻疹泄泻,须分新久寒热,新泄热泄者,宜服四苓散,加木通;寒泄者,十中无一;如有伤食伤冷,不得已以理中汤,一服而止。”麻疹泄泻,乃火邪内迫,
见《峨眉山药用植物》。为斑叶兰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银海精微》:“热气蓄聚伤胞,所以胞合。”参见胞肿如桃、目疡等条。
《伤寒论》方。又名白术附子汤。炮附子三枚,白术四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水煎,分三次服。初一服,其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海带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又名类中风。详该条。
见《雷公炮炙论》。为麝香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又名产后溺血。多因产后血气虚而热乘之,血得热则流散,渗入膀胱,故血随小便出。治宜发灰、滑石,地黄汁调下。若小腹痛者,属败血流入膀胱,宜用小蓟汤主之(归尾、小蓟根、红花
指针刺后发生的针下滞涩而捻转提插不便等运针困难的现象。《针灸大成》:“如针至深处,而进不能,退不能,其皮上四围起皱纹,其针如生在内,此气实之极也。”多因患者精神紧张,操作失当,患者体位移动,或留针时间
针法刺激强度的分类。指介于强、弱刺激之间的针灸刺激量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