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味偏嗜

五味偏嗜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等食味。长期偏嗜某味食物,或食味过浓,对于人体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致病。如偏嗜辛辣,容易发生便秘,诱发口疮痔疮等病;嗜食甘腻,往往引起中满、泛酸等症。所以临床上除治病外,有时应了解患者有无五味偏嗜情况,并据情纠正。

猜你喜欢

  • 气喘

    病证名。①各种呼吸困难证候的统称。包括实喘与虚喘两类。见《景岳全书·喘促》。详喘证、实喘、虚喘等条。②指七情所伤而导致的气喘。见《医学入门·喘》。《证治准绳·喘》:“七情郁结,上气喘急,宜四磨汤、四七

  • 增释南阳活人书

    见类证活人书条。

  • 舌瘖

    病名。又名舌缓。“瘖,不能言也”(《说文》)。指发音器官可出声,但不能形成语言者。《证治准绳,幼科》:“若咽喉声音如故,而舌不能转运语言,则为舌瘖。”又《医学纲目》卷十:“舌瘖,乃中风舌不能转运之类,

  • 虫积腹痛

    病证名。指肠寄生虫积聚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虫积腹痛之症,腹中有块,块或耕起,痛而能食,时吐清水,或下长虫,面见白点,唇无血色,或爱食一物,肚大青筋,此虫积腹痛之症也。”治宜驱虫为主。用使君

  • 大眦漏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系心经实火所致。《审视瑶函》:“此症大眥之间生一漏,时流血而色紫晕。”参见漏睛疮条。

  • 滑泻

    病名。见《万病回春·泄泻》。即滑泄。详该条。

  • 小叶山绿豆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 都拉参

    见《四川中药志》。为肚拉之别名,详该条。

  • 针的异体字。详针石条。

  • 五时

    即春、夏、长夏、秋、冬。《灵枢·五阅五使》:“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